下载此文档

诗词欣赏与写作入门2.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词欣赏与写作入门2.docx诗词欣赏与写作入门2
序 中国诗歌发展历程简介
第一章古体诗经典作品选讲 ■第二章近体诗欣赏与写作常识
第三章词的欣赏与写作常识 ■第四章词曲的演变与自由诗
®第二章近体诗欣赏与写作常识
■第一节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
一、押韵;二、四声;三、平仄;四、对仗;五、对联
■第二节律诗的格式及写作燃则
一、五言诗的格式;二、七言诗的格式;三、格式以外的规则;四、非格律 的技巧性追求;五、律诗的布局结构;六、工对与宽对的选择
■第三节历史名人隹作欣赏
一、李白(701 - 762 );二、杜甫(712 - 770 );三、白居易(772 - 846); 四、李商隐(约811-859);五、杜牧(803-约852)
春秋:诗经II战国:楚辞II西汉:乐府
汉:赋1唐:诗
宋:词
元:曲
估体诗 近体诗 现代诗
_ 二***@11 I 11
第一节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
■中国的诗歌发展到唐朝(618-907年)分成两大类:
■ 一是古体诗,也叫古风;所谓古体诗,是指模仿唐代以前 的传统诗体,没有一定格律,篇幅可长可短,用韵平仄都 比较自由,句子的字数有整齐的,也有不整齐的;其中主 要分五言古体和七言古体两种。
■二是近体诗,也叫今体诗("今”指的是唐朝),它不象 古体诗那样自由,对每首诗的句数、字数和用韵,平仄
, 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故称为"格律诗”o它基本上 可分为:绝句、律南口排律。
第一节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
■近体诗的基本要素
—、仄、粘、对、韵.
■律诗和绝句都分五言和七言,超 过八句的律诗称倡非律。在近体 诗中,单句称出句、双句称对句, 相加称一联。
■出句的平仄和对句的平仄必须是 相反的,叫"对";下联出句的 平仄和上联对句的平仄必g相 同的,叫"粘"。
粘d
粘T
粘■!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混欲不胜簪。
卜首联
I■颔联,对仗
卜颈联,对仗
■—、押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 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f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押韵的目 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f立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 声音的回环的美。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 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古人押韵按韵书。隋朝陆法言著《切韵》,被唐朝的科举采用,用作 判卷的准绳,稍经修改后称《唐韵》,从此,一致公认的权威性的规 则被确立。宋朝在《唐韵》基础上又颁诏修韵,改称《广韵》。宋末 金代,官方对《广韵》又作修订,修订后的韵书最初刊行于"平水” (今山西临汾市)这个地方,世称《平水韵》,也就是明清以后F 所说的"诗韵”,一直延续下来。
■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
■汉字用拚音字母拚起来,ftP有声母和韵母。例如"公gong”, 其中g是声母,Ong是韵母。再看"东dong",”同t6ng”,"隆 long",”宗zOng”,"聪cO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 ,所以 它们是同韵字。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拚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 u、。,如ia , ua , uai, iao , ian , uan , uan , iang , uang , ie , tie , iong , ueng等,这种i , u , U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
例:四时田园杂兴味]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m3),村庄儿女各当家(脚)。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gua) 0
■二、四声
■声调是汉语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普 通话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 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j氐升调(有时是低平 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据说梁武帝非常喜好文词,但是不解四声,曾请教学者周舍:”何谓 四声?”周舍答道:"’天子圣哲’是也”.”天子圣哲”四字,按 古四声读,依次为平、上、去、入。
■《康熙字典》开篇载有一首四声歌诀: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二、四声
■声调是汉语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普 通话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 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氐升调(有时是低平 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据说梁武帝非常喜好文词,但是不解四

诗词欣赏与写作入门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192 KB
  • 时间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