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印两国的增长方式和经济政策选择.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印两国的增长方式和经济政策选择
随着未来几年生产链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渐整合,低基数效应将会渐渐消失,全球化为中国和印度带来的推动力将会减弱。如何在当前这轮繁荣过后继续维持生产力的高增长,这对中印两国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过去三年中国和印度的GDP分别达到年均10%和8%的水平。在此期间,全球经济经历了几十年来最大的繁荣,%。前所未有的经济扩张起因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带来的生产率提高。中国和印度位于日益增长的全球整合潮的中心,很好地利用了全球化的果实,来刺激其国内经济的发展。
中印增长方式不同
这两个国家利用全球化效应的方式各不相同。中国采取的是典型的东亚模式,用出口收入来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产能随着出口快速增长而扩张,国内经济并没有受到高通胀的影响,而是随全球经济水涨船高。事实上,中国在过去三年里出口年均增长率达33%,而年均通货膨胀率则低于2%。这反映了储蓄过剩和当前政治体制下的投资倾向。
除了传统的东亚投资/出口模式,中国还利用其强势政府以及大国家的优势,形成规模经济,提高生产力。以基础设施为例,规模经济使交通、电信、电力等方面的成本大大低于其他国家。在消费品生产和分销上,中国的规模经济成就超过其他任何一个。
印度在贸易方面也取得了突破。2002-2005年间,印度出口年均增长25%,而此前十年里,%。然而,%,远比中国低(中国为38%),因此,它的出口不足以拉动经济的强劲增长。作为替代,印度利用其灵活的金融市场来吸引外资,以驱动经济增长。
外国资本大量流入印度资本市场,从而为消费借贷提供充足资金,这种机制为印度的经济繁荣带来强劲而稳定的消费驱动力。2002-2005年间,印度的信贷年均增长25%,而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9%。相较而言,中国在这几年的年均信贷增长率为17%,而固定投资年均增长率为27%。中国的固定投资占GDP的比重比印度高出三分之一。
印度的增长模式更接近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而不是东亚模式。它的经常账户赤字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到2005年,%的经常账户赤字。相比之下,%,%。
尽管中国和印度的增长模式很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抓住了当前全球化浪潮的机遇。两国均享受到低基数效应带来的生产力高增长率。随着未来几年生产链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渐整合,低基数效应将会渐渐消失,全球化为中国和印度带来的推动力将会减弱。如何在当前这轮繁荣过后继续维持生产力的高增长,这对中印两国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当前,中印两国看来都想采取摸索前进的办法。也就是说,只有当某个问题严重到对增长产生紧迫威胁的时候,才来着手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在制定政策时对长期问题考虑不周,这不仅是中国和印度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球都存在的问题。
印度的挑战
未来两年印度增长面临的威胁是它糟糕的基础设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印度需要更有效地利用资本,使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更加顺畅。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而在印度当前联合执政的情况下,很难产生这样一个强有力的政

中印两国的增长方式和经济政策选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