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2008 年1 月,卫生部第 3 号公告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试行)》。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以下简称《释义》) ,对健康素养的 66 条内容分别作了简明扼要的阐释。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用正确的方法洗手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及传播疾病。特别是制备食物前要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家后先洗手。用清洁的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勤洗头、理发, 勤洗澡、换衣, 能及时清除毛发中、皮肤表面、毛孔中的皮脂、皮屑等新陈代谢产物以及灰尘、细菌; 同时还能起到维护皮肤调节体温等功能,防止皮肤发炎、长癣。洗头、洗澡和擦手的毛巾, 必须干净, 并且做到一人一盆一巾, 不与他人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防止沙眼、急性流行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 等接触性传染病传播; 也不要与他人共用浴巾洗澡,防止感染皮肤病和性传播疾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2008 年1月, 卫生部第 3 号公告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试行)》。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以下简称《释义》) ,对健康素养的 66 条内容分别作了简明扼要的阐释。每天刷牙,饭后漱口提倡每天早、晚刷牙。如一天仅刷一次,应选择睡前。用正确方法刷牙, 不共用牙刷。牙刷要保持清洁, 最好每 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吃东西后要漱口, 以便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 保持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2008 年1月, 卫生部第 3 号公告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试行)》。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以下简称《释义》) ,对健康素养的 66 条内容分别作了简明扼要的阐释。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肺结核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随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随地吐痰时产生的飞沫进入空气, 传播给他人。所以不要随地吐痰, 咳嗽、打喷嚏时要注意遮掩口鼻。这也是当今社会文明素养的表现。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2008 年1月, 卫生部第 3 号公告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 试行)》。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以下简称《释义》) ,对健康素养的 66 条内容分别作了简明扼要的阐释。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指出,接触二手烟雾(被动吸烟)会造成疾病、功能丧失或死亡。被动吸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暴露”水平。在同一建筑物内,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将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分开、净化空气或装置通风设备等,都不能够消除二手烟雾对非吸烟者的危害。如吸烟区设立在同一建筑物内, 二手烟雾会通过暖气、通风、空调系统传送到整个建筑物中的每个角落。即使吸烟人数再少,房间面积再大,也不能依靠通风技术来消除二手烟雾的危害。只有完全无烟环境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不吸烟者的健康。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是保护人们免受被动吸烟危害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对不吸烟者权利的尊重。每一位吸烟者,当吸烟成瘾尚不能戒烟时,请不要当着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吸烟。吸烟请到室外。健康教育知识讲座(20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word资料(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