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学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学生完成日期 小组长检查签字 教师评价
第三中学 高一物理必修1导学案 课型: 新 课 主备人:尹福祥
---加速度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加速度物理意义及定义式,会运用公式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理解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知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与初速度v方向相反,会判断变速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了加速度的大小,会运用速度图象分析运动的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概念的比较,建立新概念和前知识的联系。
2、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量关系。
3、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实验,分析数据。
4、运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由浅入深,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2、具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建立 ;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2.教学难点: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知识链接】
1、物体沿着直线运动,并以这条直线为x坐标轴,物体的位移Δx= (用X1和X2表示),运算时要注意 和 的方向。所以Δx是 量 ,Δx的正负表示 。
2、速度是 量,既有 ,又有 。一个矢量要发生变化有 种可能,一是 变 ,二是 变 ,三是 同时变。
3、速度可分为 和 。平均速度表示 时间内 变化的 快慢。 瞬时速度指的是: 。
【学习过程】
1. 自主探究:
例:某竞赛用的跑车启动时,4s内速度达到108km/h;某高速列车启动时, 120s内速度达到108km/h;自行车4s内速度达到6 m/s;而100 m跑运动员起跑时,/s推算出这些物体启动时,速度的增加量和1 s内速度的增加量,并填入下列表格:
启动物体
速度增加量(m/s)
经历的时间(s)
1 s内速度的增加量(m/s)
速度增加的快慢程度(最快、较快、较慢、最慢)
A竞赛用跑车
B高速列车
C自行车
D运动员
问题1:通过上
15速度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