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零售的哲学读后感
7— Eleven 便利店,一直是我们研究的对象,但是之前作为终 端形象及策略的顾问公司,更多关注陈列、空间布局及如何凸显 焦点产品、生动化陈列方面的内容。 7—Eleven 在空间利用是绝对 的典范,如此小的空间竟然可以毫不违和地陈列那么多品类的产 品,并且巧妙地利用产品的属性,将必须品、冲动购买品、各种 关联产品巧妙搭配陈列,盘活整店,全店无死角,让每一寸货架 都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
最近,朋友推荐我看《零售的哲学》一书,此书正是日本 7—Eleven 创始人铃木敏文的著作,书中详细讲述了 7— Eleven 创 立—运作—发展的始末,也着重分享了 7—Eleven 的成功的关键。
也让我从书中更清晰地了解到店中格局陈列等等当中的来由,虽 然我们已经从专业角度进行了解读,但是看着幕后的故事,更让 人体会深刻。
《零售的哲学》 虽然更多是从便利店的角度上来讲述问题,但 是道理是相通的,而且现在的 7— Eleven 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小卖店了,是真正意义上的便利了,兼顾快速餐饮、烟酒、日常 用品、OTC医药、COFFEE杂志书报、快递揽收、 ATM及信用卡还 款、交通卡充值等金融服务等等功能,已经是兼顾多种业态的店 铺形式了。在这里分享一些我个人的读后感,希望可以触类旁通,
给到大家一点启发
1、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便利店,因此,这个行业并不 存在饱和一说这是 20 xx年7— Eleven准备进驻四国地区时铃木 敏文说的话,因为当地在四国地区,已经有了 1200 家便利店,大 家质疑是否应该再进驻。这句话我理解的意思是有那么多的店存 在,证明需求是非常大,市场有那么大,这个时候能不能分到蛋 糕,就是要看你自己的了。铃木敏文非常有信心,是因为他非常 清楚 7—Eleven 的优势所在——优秀的出品、贴切需要的产品品 类、让你离不开的附加生活服务、主人翁精神的店员。所以,只 要做好了准备,就不需要惧怕竞争!竞争越大说明市场越大,机 会越多。你要做的是脱颖而出!
2、 在大百货大超市, shopping mall 盛行的年代,反其道而 行之,创立便利店,确实是胆识过人,眼光独到。其实在现在的
7I 集团,整体发展趋势及给集团的贡献,均是 7—Eleven 高于超
市形式的伊藤洋华堂和百货形式的崇光西武百货;而同属李嘉诚 旗下的百佳和屈臣氏,似乎也是屈臣氏的发展更好些。这里体现 了不要惧怕巨无霸,小形店铺更灵活,只要能贴近消费者的需求, 不断创新求变,充分挖掘与巨无霸的差异,以快打慢,一样可以 过得比巨无霸更滋润。
3、 1973 年,铃木敏文主导与美国南方公司签约加盟, 1974 年开出第一家加盟店,到 16 年后的收购美国夏威夷分部,再到 1991 全面接管美国南方公司,整个过程只不到 18 年。绝对的屌丝 大逆袭,从一个加盟商逆袭收购品牌母公司,这也算得上是一大 传奇。南方公司从主变仆,除了运气不好买股票遇融断,买楼遇 暴跌外,更多是自我的封闭与不思进取,没有充分利用自己店铺 小而多的优势,贴合消费者需求,而是自我为中心,总部拍脑袋 配送产品,从不考虑实际需要。总
零售的哲学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