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文观止》心得笔记
我本人一生有两大宏愿:一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是集万卷书,识万里路。我距实现这两个愿望的时间还很遥远,甚至要延续至来世才有可能完成。但我并不觉得这两样目标是好高鹜远,他们值得我用毕生去追逐,带着敬重与苛求,携手兴趣与快乐,正所谓翻一页纸知三生事,当作者铺纸提笔时,就是在创造一个世界。用那薄纸汉字堆叠起的世界,埋藏着无数的悲与喜、荣与枯,甚至只言片语,就会被带去领略穿越千年的时光。
还记得在我总角之年,收到了人生中第一部属于自己的书籍,那是崇文书局版的《古文观止》。坠在手中的感觉:朴实、厚重,这是我对“知识”二字的第一次认知,也是对“文化”二字的第一次理解意识,对“历史”二字的第一次探寻。随着年龄与学识的增长,逐渐明白了什么是“正蒙养而裨后学,厥功岂浅鲜哉”的好读物。其选文博征春秋佳策,上起周代,下至明末,风格多种,体裁多样。所选文广泛,颇给人以启发,其以《郑伯克段于鄢》为首篇,讲述了郑庄公与共叔段之间的纠葛,其弟共叔段多次越礼,大臣多次劝谏庄公早作决断,然而庄公却以“多行不义,必自毙”(上句出于此)为理由,终使段野心滋长,起兵夺权,最后造成了兄弟之间的兵戎相见的结果,所以史官以“克”相言,而隐不忍言之事。我想,编者以此开篇,即为申明圣人“修身、齐家、治天下”之伦理。
有时,我无比庆幸,自己的启蒙时期,可以浸润千年时光之中,与帝王将相打交道。于是,从那时开始,我对久远的过去,尘封的词句有了沟通的兴趣,也可以说是摸索着读尽百十篇古文后,它给予我一个寡言的世界,沉默的星空,让一个毛躁的孩童学会了思考,尽管想的只是古往今来的不同,先贤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再次阅览《古文观之》后,于我最深之体会便是:天道轮回,兴衰寻常,仁德相辅,宿命可张。如今的人类在很大程度上战胜了饥饿、灾荒后,更重视起了精神世界的构筑,如何将“现代智愚”过渡到“现代智慧”的需求,就变得极为迫切。那么如何过渡呢?答案即读书,读好书,这是一件急不来的事,因而只有潜移默化,慢慢改变,注意:不要太具有功利性,在因上使力,在果上随缘
【读书笔记】读《古文观止》心得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