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两篇青山不老公开课的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两篇青山不老公开课的教学设计.doc两篇青山不老公开课的授课方案
两篇青山不老公开课的授课方案
1 / 10
两篇青山不老公开课的授课方案
两篇青山不老公开课的授课方案
一、 学“治理、归宿、涟漪、领悟、同心协力”等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经过比较阅读,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觉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信心,领悟“青山不老”,激发环保意识。
二、 预设过程:
(一) 导题——平凡老人
、华夏大地,人才济济,我们在本册课文中读到好多可歌可泣的名人故事。然现在天,老师给大家推荐的倒是一位极其一般的晋西北老人——板书:晋西北 老人
、简单地理知识补充——晋西北, 解决第二自然段的 “县志载”(晋西北天气恶劣,植被罕见,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玉县老城 12 米高的城墙现在已被黄沙淹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好多农村,由于风沙伤害,每一二十年就被迫迁居一次。)
、板书课题——青山不老 ,读题
(二) 读文——解读奇景
、默读导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a、这位老人创立了怎样的奇景? b、这一奇景是在什么情况下创立的? c、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
、小声读文,扫清文字阻挡,认识课文马虎。交流课文讲了什么人,什么事。
、默读,在文中划出老人创立的“奇景”。
、交流重点语句: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 就像坐在船上,四周所有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用词语来概括景色:绿意() 翠色( ) 郁郁()( )葱翠 ——领悟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述了遮天蔽日绿意盎然,林间
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指导读句子
“15 年啊,绿化了的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景。 昨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人生苦短能有几个 15 年,而在老人这 15 年中却干了多少事啊!(聚焦数字: 8 条沟, 7 条防风林带, 3700 亩林网)
——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 15 年的无聊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眼前是满山遍野的绿,领悟老人形象的伟岸高大。
——指导读句子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
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 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残忍。 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两篇青山不老公开课的授课方案
两篇青山不老公开课的授课方案
2 / 10
两篇青山不老公开课的授课方案
——这些树的作用是什么?树与土在老人心里有着怎样的关系呢?(“这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都是 ??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小结:土地是庄稼人的命根,农民有了沃壤才会有希望,而树恰巧是保证水土流失的重点, 所以,老人把他的精力都用在了植树造林上,这树是他的命根,这树是他的希望,这树就

两篇青山不老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中金屋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2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