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疗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生儿破伤风 (neonatal tetanus)
是指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常在病后4~7天发病。
随着我国城乡新法接生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本病发病率已明显降低。
[病因和发病机制]
破伤风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和粪便中。
芽胞抵抗力强,普通消毒剂无效。
破伤风杆菌→脐部→繁殖→痉挛毒素→脊髓和脑干→全身肌肉强烈持续收缩。
与中枢神经组织中神经节苷脂结合,使后者不能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甘氨酸、氨基丁酸)
[临床表现]
潜伏期→哭闹→张口、吸吮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角弓反张。
[临床表现]
潜伏期:3~14天,多为4~7天,此期愈短、病情愈重、病死率也愈高。
早期病症:为哭闹、口张不大、吃奶困难,如用压舌板压舌时,用力愈大、张口愈困难,有助于早期诊断。
随后开展:牙关紧闭、面肌紧张、口角上牵、呈“苦笑〞面容,伴有阵发性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曲,下肢伸直,呈角弓反张状。
[临床表现]
呼吸肌和喉肌痉挛可引起青紫、窒息。
痉挛发作时患儿神志清楚为本病的特点,任何轻微刺激即可诱发痉挛发作。
经合理治疗1~4周后痉挛逐渐减轻,发作间隔时间延长,能吸乳,完全恢复约需2~3个月。
病程中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
[预防]
严格执行新法接生完全可预防本病。
在紧急情况下无消毒接生用具,可将剪刀用火烧红冷却后断脐〔脐带残端留长些,以留作再次处理〕,断端涂以碘酒并用消毒敷料包扎。
一旦接生时未严格消毒,须在24小时内将患儿脐带远端剪去一段,并重新结扎、近端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清洗后涂以%碘酒,同时肌注TATl500~3000IU,或注射TIG 75~250U。
[治疗]
1.护理 
将患儿置于安静、避光的环境,尽量减少刺激以减少痉挛发作。病初应暂禁食,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供给营养,病症减轻后试用胃管喂养。脐部用3%过氧化氢清洗,涂抹碘酒、酒精。
[治疗]
2、控制痉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1)地西泮(安定):首选
  (2)苯巴比妥钠:可与安定交替使用
  (3)10%水合氯醛:
剂量每次0.5ml/kg,胃管注入或灌肠。
止痉剂使用以无刺激时无痉挛、刺激时仅肌张力增高为度。
[治疗]
3、抗毒素 :愈早用愈好。
破伤风抗毒素(TAT)1~2万IU肌注或静脉滴注,3000IU脐周注射,用前须做皮肤过敏试验;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500~3000IU肌注,TIG血浓度高,半衰期长达24天,且不会发生过敏反响,但价格较昂贵。
[治疗]
4.抗生素
青霉素每日20万U/kg,或头孢菌素、甲硝唑,静脉滴注,7-10天,可杀灭破伤风杆菌。
5、脐部处理:
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清洗后涂以%碘酒

[医疗保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ovend
  • 文件大小228 KB
  • 时间2021-11-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