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一)选取合适的主题和材料
1、选择充满困惑、相互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实际价值教育事件。
2、把大量真实、具体的教育事件材料作为课例研究的基础。选取的材料要有利于归纳到一个主题,并能促进自已的内省反思。
(二)课例报告的结构
1、描述研究的背景,本课例研究的意义,焦点人物或事件,相关文献研究的结论(提供部分现成的概念和规律)。
2、用叙述方式提供事件的资料,对事件的关键环节要有详细描述,并适当赋于标题以示关键(这是研究者的概括和发现)。在事件描述时常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证明研究者的诠释,同时也有利于读者的自我判断。
3、结论中要有教学效果的描述,学生的感受和教师的反思及结果的启示。
4、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教师开展课例研究的程序
1、前期准备:
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并选择与自己成功教育经验相关的、有意义的、复杂的教育事件。寻找并运用相关理论和自己的经验,设计教案(详案,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突出写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对策)
2、实施
①上一堂研究课(或组织一次学生教育活动),邀请同行(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同一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参加听课,并指定记录人记录(包括课堂录像和全过程笔录,特别是意外事件和重大事件要详记人物表现、环境特征等)。
②课后用“头脑风暴法”与同行对话,开展自评和互评,交流、沟通、研讨。任课者介绍教案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过程中的对策以及教学中的心理感受和感悟,包括对应变措施的反思。听课同行对问题解决的程度和措施,对策的有效性、合理性进行点评、探讨和建议。研究者作好录音和详细记录。
③分批召开学生(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特殊表现的同学)座谈会,在平等、信任的气氛中与学生对话,了解教学
教师如何做课例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