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育心理学pptPPT学习教案.ppt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会计学
1
教育心理学ppt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三十四分。
第一节 班级中的人际关系
班级中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与教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以情感为基本特征的相互联系。情感因素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的领导方式、班级气氛和同伴群体是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影响变量。
第1页/共42页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三十四分。
一、教师的领导方式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一般处于主导地位。因为教师是班级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一方面教师具有专业知识,能够传道授业,是学生的楷模;另一方面,教师握有奖惩权力,可通过批评和表扬来影响和控制学生的行为。研究表明,教师的领导方式是决定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恰当的领导方式可以为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奠定基础,从而推动学与教顺利进行。
第2页/共42页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三十四分。
在诸多关于教师领导方式的研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皮特(R.Lippit)和怀特(R.K.White)的分类和研究成果: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性和民主型。
研究表明,教师的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学业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学生集体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而发生的。
第3页/共42页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三十四分。
国内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的领导方式基本属于专制型,同时许多教师和家长在行为上总是将放任与民主混为一谈。这些现实要求人们和社会必须重视专制型领导的弊端和后果,同时加深对民主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在社会实践以及教学过程中切实地贯彻民主,加强师生交流,鼓励学生的人格发展。
第4页/共42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三十四分。
二、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又称班风,通常指伴随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而形成的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个别学生的态度与情感并不构成课堂气氛,当多数学生具有一致的态度与情感时,就会形成具有优势效应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独特性; (2)相对稳定性;
(3)感染性; (4)指向性。
第5页/共42页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三十四分。
我国学者通常将课堂气氛分成三种类型: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
积极的课堂气氛表现为,整个课堂呈现张与弛、静与动、热烈与严谨有机结合的景象。
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显得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
而对抗的课堂气氛则表现为课堂失控,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意插嘴,故意捣乱。
第6页/共42页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三十四分。
课堂气氛虽不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却对教学活动的展开与完成起着动力、催化、维持与定向的作用。众多研究证实,课堂气氛的功能是不可低估的。鲍法德的研究表明,课堂中社会相互作用的数量将影响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人际关系,甚或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
第7页/共42页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三十四分。
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对课堂气氛的作用作出了解释。他强调课堂气氛的心理渲染作用,认为教学心理气氛决定着人的“自我”是否能被开掘、发展和完善,决定着人的先天潜能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决定着人的创造能力、应变能力是否能够最有效地形成,因而决定着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他提出要努力促进良好教学心理气氛的形成,激发情感,促使学生的潜在能力得以实现。
第8页/共42页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三十四分。
课堂气氛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人格发展,同时也影响教师的行为。克莱因(Klein,1971)研究发现,当学生行为多是积极的(如微笑、注意、点头),教师会表现出正面的行为;当学生行为多是消极的(如不专心、不注意、表情冷漠),则教师会更多地表现出不恰当的行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无疑会增强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励教师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更积极的态度搞好课堂教学,由此造成一种良性循环。
第9页/共42页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五点 三十四分。

教育心理学pptPPT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57 KB
  • 时间202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