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
第一页,共33页。
关于咏史怀古诗歌
1、概念:
咏史诗就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或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挖苦时事的诗歌。
怀古诗那么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咏史与怀古都是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千古兴亡多少事,叹人叹己叹人生
第二页,共33页。
2、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3、构造特点
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第三页,共33页。
怀古咏史诗的思想内容
1、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2、悲叹年华消逝,感慨壮志难酬
3、抒发爱国情怀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奢侈淫逸,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评价历史是非。
第四页,共33页。
常见主题归纳:
〔1〕怀古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连,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
第五页,共33页。
说说以下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地点:诸葛武侯祠
古人:诸葛亮
其事: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内容情感:盛赞诸葛亮的雄才大概也叹惋其未能完成自己的事业,也是借古人抒发自己壮志未酬、一生潦倒的悲愤。
同病相怜型
第六页,共33页。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内容情感:一方面赞扬诸葛亮,一方面悲自己,诸葛亮毕竟可以奋斗终身死而后已,而自己年已暮年却壮志难酬,比照之中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比照失落型
第七页,共33页。
〔2〕怀古伤今
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不满、戒备。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形式的时候就是怀古最有理由的时候。
第八页,共33页。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在金陵城外,乌衣巷在桥边。 【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诗人借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昔盛今衰型
第九页,共33页。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照旧烟笼十里堤。
诗的首句“江〞“雨〞“草〞构筑出一派迷蒙清幽、如烟似雾的境界;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照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物是人非型
第十页,共33页。
咏史怀古诗答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