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夸闺女不算夸,媳妇夸婆传佳话 ”。蓬莱市潮水镇全口刘家村的邹玉彩老人,自己曾为人媳妇,现在是婆婆;自己曾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如今自有一病弱的闺女。
多重身份的她,历经了一辈子生活的磨难艰辛。今天, 92 岁高龄的她,本应安享晚年,度过余生。但年轻儿媳妇却患上一场重病,卧床不起,她毅然挑起了照顾儿媳
妇的重担 ——
婆媳胜似亲母女
媳妇刘美霞 56 岁,体重 160 多斤。 20XX 年一场大病,彻底击垮了她的身体,让她终日以床为伴,卧床不起。常年需要她人服侍,一日三餐,一年到头,她的身
边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人。
婆婆 92 岁高龄,体重 86 斤。本应是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却毅然
担起照顾患病媳妇的重任,洗衣做饭,吃药打针,日夜陪床,已经干了整整 4 个年
头啦。
在潮水镇方圆几十公里的土地上, 只要一提起 90 多岁的老婆婆精心照顾年轻的
患病媳妇,无人不夸赞全口刘家村 “好婆婆 ”邹玉彩。老人腿脚麻利,头脑清醒,全
没有老态龙钟之感觉。当我们来到她家时,她正在灶房里忙活着午饭, “俺媳妇想
吃点芹菜馅的饺子,这不,我正给她做着呢。 ”说起她的儿媳妇刘美霞,老人心疼地
说: “孩子们有灾有难的,咱当老人的应当侍候她呀! ” “好婆婆 ”,必须先做 “好媳妇 ”
1948 年 5 月,时年 29 岁。邹玉彩嫁到了潮水公社全口刘家村,当时婆婆膝下
育有三子,丈夫排行老二,大哥和三弟在外上班,长年回不来几趟。邹玉彩与公婆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吃住在一起,婆婆没有文化,说话嗓门大,只要遇到烦心的事,
张口就骂,只要自己的心情不舒畅,什么 “粗话、脏话 ”喷涌而出,不绝于耳。公公脾气更是火爆,一沾上酒气,就和婆婆俩人干仗顶牛,根本不顾及晚辈前的尊严。
整天生活在争吵的家庭氛围里,邹玉彩显得失望无助,有时婆婆骂得没有道理,气愤的真想顶几句嘴,但念想到公婆再怎么不讲理,毕竟她们是自己的长辈呀!作为
儿媳妇怎么好意思与她(他)犟嘴呢? “忍 ”,自己心上的一把刀。事后,待公婆消了气,心平气和地与之交谈,都是有缘分的一家人,应该互相忍让,相互包容,和
睦相处,天天吵嘴,不伤感情吗?。渐渐地,婆婆脾气变小了,不再无缘无故的骂自家儿媳妇了。
有回,婆婆腿上长了病,男人们上了山。邹玉彩急了,干脆自己推着小车,沿着坑洼土路送到公社医院,安顿好婆婆住院后,累的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婆
婆做了手术, 邹玉彩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一头是家里上山挣工分需要吃饭的男人,一头是医院里需要照顾的病人,她拖着两条泥腿在路上来回跑着,两头不误。出院
后,邹玉彩就央求丈夫给婆婆做了副拐棍,扶着婆婆来回在院子里锻炼。其实,这些事情完全可以由公公去做。邹玉彩心知肚明她们老俩口是针尖对麦芒,一接茬就会干仗,索性自己累点也不想去听他们吵架的声音。直至婆婆临终前,紧紧握着她
的手不放,说道: “我真没想到你的度量能有这么大呀!你真是个好媳妇呀! ”
婆婆去世了, 80 多岁的公公也瘫痪了,一天到晚需要人侍候。邹玉彩端屎接
尿,洗衣喂饭,翻身子,换被褥,一照顾又是 5 年。直至公公辞世,大伯哥们回来奔丧,逢人便夸弟媳妇: “俺家的老人,一直都是
公民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