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名酒
从酒产生至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不断研究改进酿造技术,生产出了无数的名酒佳酿,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遗产。有众多的琼浆玉液一直流传至今,有些虽已失传,但美名犹存。
传说中夏代少康所作的“秫酒”,大概是我述了商王用以祭祀鬼神及祖先的各种美酒,其中用黍加香草酿制的“鬯”用量最大,也最有名。周代,酒已有了明显的品类、等级之分,酒名也多了起来。见于《周礼》的就有“元酒”、“清酌”、“醴醆”、“粢醍”、“澄清”、“旧泽”等。不过,这些酒的品质与口味如何,现在我们已无法知晓了。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酿酒业也有了新的进步。《楚辞》等文献中出现了不少美酒的名称,如“瑶浆”、“冻饮”、“吴醴”、“桂酒”、“椒浆”等等。1977年,我山县发掘战国时期中山国王墓时,出土了两壶距今2200多年的古酒。一壶盛装在圆形的青铜卣(yǒu)里,有七成左右,重10多斤,酒液清澈透明,呈翠绿色,很像现代的竹叶青。另一壶盛在扁圆形的壶里,酒液只有半壶,也有七、八斤重,呈黛绿色。由于装在青铜容器中,壶盖咬合得又很紧密,使得酒液得以保存下来。据说打开壶盖时,还能闻到酒香。根据有关部门研究化验,酒中含有乙醇、糖、酸、含氮物等10多种成份。可能是谷物酿造的酒。这是我的实物例证,也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陈酿美酒。
汉代,酒名已大量地出现于一些文史著作及出土的竹木牍和陶器的文字中。比较常见的有黍酒、秫酒、米酒、枣酒、甘蔗酒、椒柏酒、桂酒、菊花酒、兰英酒、春酒、秋酿、多酒、酎酒等。酎酒是经过多次酿造而成的高级酒,味道醇美,是专供宗庙祭祀和皇帝饮用的上等酒。此时,扶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和凉州(今甘肃武威地区)的葡萄酒更是珍异之物,名扬天下,令许多人垂涎欲滴。
魏晋南北朝时期,不仅出现了不少名酒,而且不少史籍还记载了它们的性味和酿造方法。如《齐民要术》就记载了秦州春酒、颐酒、桑落酒、粱米酒、粟米酒、胡椒酒、白醪酒及其酿制方法。“桑落酒”非常有名。据《水经注》记载,创制这种酒的人叫刘白堕,他每年在秋天桑落的时候酿酒,因这时的气候对发酵最有利,‘所以他酿的酒非常香美,喝了以后至少要醉上一天,故当时就有“不畏张弓拔刀,惟畏白堕春醪”的说法。《北史》还记载,北魏孝文帝时,镇将刘藻会对孝文帝说,希望陛下到江南去,用曲阿酒末招待百姓,可见曲阿所产的曲阿酒也很有名气。此时,我国最古老的名酒——绍兴酒已著称于世。绍兴黄酒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吕氏春秋》中就有“越王之栖于会稽(今绍兴)也,有酒投江,民饮其流而战气百倍”的记载。魏晋时期,绍兴黄酒已成为男婚女嫁时必备待客佳品。《南万草木状》载:“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即漉,候冬陂池竭时,寅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贺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南北朝时期,用银色瓷瓶装的山阴(亦即绍兴)甜酒已颇负盛名。南朝梁元帝萧绎著的《金楼子》里有一段记载,说他自己小时候读书,就有一枚银瓶,贮以山阴甜酒,放在身边,一边读书,一边饮酒。北齐时代,今山西省的汾酒,也已成为贵品,不过当时叫“乾和酒”或“乾酢酒”。张籍诗“酿酒爱乾和”,就是对它的称赞。
唐代的名酒也不少。唐人李肇《唐国史补》说:“酒则有郢州之
古代的名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