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区域金铜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东昆仑山脉位于青海省南侧,属中央造山带西段北带,矿产资源丰富,但是鉴于此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质研究的程度不高,在国家经济西移策略下,加强对此地区资源远景研究意义深远。
1 区域地理分析
研究区域位于阿尔金山以南,可可西里以北的高寒山区,地形高程为3000~5902 m,山区相对高差500~1000 m,昼夜温差大,交通条件差。区域中水资源充分,成矿条件好,金、铜、钨、锡各种金属蕴藏多,属矿化密集区域。
2 区域控矿因素
构造演化
东昆仑山脉地处扬子与印度板块,中期、塔里木―柴达木几个板块相拼合的部位,构造演化复杂。元古宙至今,板块间经历了多期裂解拼合,最终发育成四条深大的断裂带(昆南、昆北、昆中及北巴颜喀拉),四条断裂带将东昆仑划分成几大造山带,北巴颜喀拉及昆中花岗变质杂岩为东昆仑基础构造格架,此格架控制着造山带中成矿带中的矿产分布。
东昆仑地区元古宙至今先后经历了前寒武纪的古陆形成阶段,早古生代的陆台开合阶段,晚古―早中生代的陆台开合阶段,晚中―新生代的叠覆造山阶段这四个演化阶段。区域内金属矿床主要在两个洋―陆转化过程中形成,前寒武纪的区域动热变质作用使地层内的有用组分产生活化迁移,富集,使次生矿源层得以形成,奠定了金属矿产成矿的物质基础。早古生代在陆台开合阶段内系列陆缘裂谷火山岩得以发育,在裂解俯冲过程中,洋盆内因喷气、喷流使得金、铜、钴、锌、铅这些矿床得以组合。晚古―早中生代的陆台开合阶段,在陆陆碰撞及板块拉伸、俯冲作用下,东昆仑地区造山型金-多金属矿床得以发育。晚中―新生代的叠覆造山阶段,东昆仑地区板块演化强烈,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处俯冲,该区域随青藏高原升高,使区域内早期所形成的矿体遭到破坏。
地层控矿
早古生代昆南构造带拉伸裂隙,热水活动及火山喷发将地幔内成矿物质带至海底,并沿断裂上升至地表,使地幔同地壳内的物质上下交换,重新分配,地幔上富含Cu,Zn,Co,Au等,也使这些金属矿产拥有了较大的成矿潜力。晚古―早中生代巴颜喀拉及阿尼玛卿两个构造带在古特提斯演化过程中导致Cu,Zn,Co,Au等地球化学异常在海底喷流―沉积型的矿床中大量分布。昆南、昆中的断裂带下三叠系发育旺盛,海陆交互中火焰碎屑山间磨拉石建造的特征明显,斑岩型的铜矿与多金属的硫化物围岩得以形成。
从区域来分析,金矿在成矿上构造控制为主要因素,在东昆仑地区金矿发生主要是在晚华力西―印支期内造山作用的晚期,在成矿过程中对地层没有特别大选择性。
岩浆岩控矿
晚华力西―印支期昆南带及巴颜喀拉地区侵入型的岩体规模不大,多呈岩株零星分布。东昆仑地区Au、Cu、Pb、Sb等金属矿产分布受岩浆活动所控制。昆南构造带内的纳赤台群及万宝沟群火山岩在
东昆仑区域金铜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