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贷流程人手防范操作风险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引起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主要因素为人员因素、流程因素、系统因素。在所涉及的操作风险中,有流程因素所导致的风险是所有风险中最常见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在银行的业务流程中,操作人员没有严格按照程序设计的流程来处理业务,或者是银行设计流程中的部分环节不甚合理而造成的风险。据相关数据统计,授信业务、银行卡代办和信用卡业务等业务运营线是我国各省市商业银行的风险高发运营线。和以上两种银行业务相比,授信业务的操作风险发生概率相对较低,但是由于授信业务的业务量较大,群体授信的情况会使单个授信案件的风险发生几率比前两种几率大。在我国当代,商业银行的资金运营中的主要风险就包括了信贷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流程不严格,忽视了信贷管理进程的保密性,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和越权放贷等现象。综上所述,要想加强银行的信贷管理工作和有效降低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必须从加强信贷流程的管理,合理规范信贷业务过程中的步骤入手。
授信业务通常遵循对业务员的态度调查、业务受理速度分析、业务审批流程、贷款发放时间和贷后管理操作的五个环节,每个环节有可以从中分出若干个布置来确保信贷流程的正确实施。在授信业务流程中,由于经手人员较多,步骤较为繁琐,所以在每个步骤中都容易发生操作风险。为了减少操作风险,就必须严格实行授信业务中的相关流程和具体步骤,并对重点流程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下方面是授信业务的人员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总结,以及在业务办理过程中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业务流程的相关特点,对授信业务的各环节的操作特点及相关风险控制进行探讨。
一、受理环节的操作风险控制
业务受理是授信业务办理的第一步骤。通常在此项操作中会包括有客户的实时申请和对客户的申请资格进行审查等。在这一步骤中的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具体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致使银行通过了不满足授信条件的人群的申请,或是让无担保能力人通过了银行的审核。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多头授信,或授信主体不合规,或保证人不符合准入要求,或客户经理初审不尽职。
业务受理环节操作风险控制要点为:(1)改进规范业务受理流程。在客户或是银行工作人员接受相关申请后要及时将所有的申请登记并进行严格的审核与审批,排除掉一些风险客户的申请,从而降低业务受理过程中的操作风险。(2)坚持实地审查与书面申请相互结合的原则。银行工作人员在接受了客户的申请后要对客户提供的书面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核,例如客户的店面营业执照、产权证、土地证、授权委托书或是授权委托证明,贷款申请书和有法律效力的商业合同等的真实性、有效性。为了验证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还需要工作人员对客户的公司、房产等进行走访调查和验证,防止由于审核不当造成操作风险。(3)改进授信业务系统,防范多头授信。
二、评价环节的操作风险控制
在调查评价这一环节中,其主要的授信业务的关键性成果就是评价结果。调查评价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客户评价、业务评价和担保评价三个方面来探讨。而在此环节出现的操作风险主要是由于:(1)调查评价的人员并未开展实地走访调查,或是在实地调查中虽然进行了工作的相关内容调查,但是工作内容和方式趋于流程形式,没有真正得出具体的客户资料真实与否的结果,单一地凭着客户书面申请就通过,使结果不具有真实性。(2)在调查过程中或是调查结果的得出过程都没有问题,但是由于
从信贷流程人手防范操作风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