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
实验一小 柏自菊
一、读句观画,感受黄河气势磅礴。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读)黄河的主人。
师:黄河的主人是谁?(生答,师板书:艄公)
师:除了艄公,课文中还写到了谁?(师相机板书:“我” 乘客)
师:黄河的主人是艄公,写艄公就行了,为什么又要写“我”和乘客呢?(思考片刻后,个别学生举手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暂且放在心里。让我们先把目光聚焦黄河。(出示黄河滚滚的图片及句子: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
师:谁来读这段话?读出黄河的磅礴气势!
师:(一生读后)你很会读书,注意读好句中的词语,从而读好句子。
师:(又一生读后)好样的,你已经把我们带到了黄河边。一起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黄河的水哗哗地流着。
师:哗哗的流水还不是滔滔黄河水。
生:我看到黄河的波浪滚滚而来。
生:我看到浑浊的黄河水夹着泥沙卷扑过来。
生:黄河的浪涛声像万马奔腾一样惊天动地。
生:震耳欲聋。
师:这就是黄河,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滚滚黄河的壮观场面。(播放录像片段,配以惊涛骇浪声。)
师:(在惊涛骇浪声中,激情地)滚滚不尽的黄河水,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锻造了人们的勇敢和智慧,给了人们无穷的力量,让我们再一起读!(生再读刚才的句子,更有气势。)
二、直奔中心,初识艄公风采。
师:黄河滚滚,巨浪滔天,艄公凭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呢?请同学们迅速到课文中找答案,把找到的句子画下来。(生浏览课文,划句子。)
师:谁来读你找到的句子?
生: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师出示这个中心句。)
师:请同学们用心读一读这句话,你能从中读出什么?
生:我知道了艄公是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艄公。
师:了不起,你一下子抓住了艄公成为黄河主人的核心原因。
生:我知道了黄河里的风浪非常大……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句中有个词“惊涛骇浪”,而且艄公不害怕,因为他战胜了惊涛骇浪。
生:艄公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如履平地。
师:说得非常好,请大家看这个词。(师板书“如履平地”,写“履”字时)履,本来指鞋子,这里是“走”的意思。如,好像。如履平地,好像走在平地上。艄公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穿行,就好像走在平地上一样,真不愧是黄河的主人!一起读!
三、与“我”对比,反衬艄公风采。
师:艄公在黄河上如履平地,而我站在岸边却——
生:胆战心惊,提心吊胆。
师:这两个词都是形容人——
生:害怕、紧张。
师:看老师写。(板书“提心吊胆”)“吊”怎么写?那是吊着、悬着,不是掉下地。一起读这个词。(生读)我为什么提心吊胆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黄河的巨浪滔天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5小节,划出文中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再读读想想,羊皮筏子有什么特点?(生读2-5小节,划句子。)
师:你画出了什么句子?
生: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出示这个句子。)
师:找得真准。谁再来读一读。(一生读。)
师:读得真好!你的朗读告诉我们,你已经读懂了
黄河的主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