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中水体富营养化以巢湖水体为例——杨旭,陈松松一. 巢湖的地理背景?巢湖流域位于安徽省中部, 处于长江、淮河两河流之间, , 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 是我国著名的 5 大淡水湖之一。湖区横跨合肥、巢湖两市, 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水域面积约 820 平方千米,流域面积 13310 平方千米,主要包括了巢湖市、合肥市、肥西县、肥东县、无为县、庐江县、舒城县、和县等辖区。巢湖水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河流有杭埠河、南淝河、丰乐河、白山石河、派河、裕溪河等 35条河流,出湖河流仅有裕溪河与长江相连。巢湖流域气候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性季风区气候, 四季分明, 雨量适中, 热量丰富, 无霜期长, 约 224~ 252 d, 年平均气温 15~ 16 ?,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 000~ 1158 mm, 梅雨期雨量集中, 约 240~ 260mm,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 0. 48~ 0. 51 MJ/ cm, 流域内各水系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 因此巢湖水位明显受河流水情控制, 巢湖多年平均水位为 8. 31m, 多年平均水位变幅为 2. 5 m 。?巢湖流域地处长江北岸江淮丘陵地带, 土地资源经长期开发利用, 逐步形成了水稻、旱作、经济作物栽培以及人工森林植被等多种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潜力大, 但后备土地资源贫乏, 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 土地利用不平衡, 局部地区土地复垦指数高达 242% 。巢湖流域农业经济水平较高, 已由过去的单纯粮食生产向粮经复种方向发展; 工业经济也比较发达, 全流域共有工矿企业 2 500 多家, 其中合肥市工矿企业数量占一半以上, 巢湖市的工业经济也有一定的规模。此外, 各县市乡镇工业近年也有较大的发展。目前, 巢湖流域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 以小型企业为补充的规模结构, 轻重工业并举、. 巢湖的水污染现状及影响?湖区水质状况:巢湖水质受氮、磷营养盐与耗氧有机物的污染,全湖综合水质劣于地面 V类水标准,主要是总氮、总磷超标,全湖呈富营养化状态,其中合肥市饮用水源所在地的塘西水域尤为严重。最新监测数据显示巢湖耗氧量为 18mg/L 。据悉去年 4月份巢湖再度爆发蓝藻,塘西水域是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据该局长介绍,超湖水的循环周期为四个月,年平均降水量为 1100mm ,其中 5~9 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5% ,巢湖日排水量 1000 吨,耗氧量( COD )为 18mg/L 。由于水质的富营养化,导致湖内藻类的大量滋生,而藻类生长速度快,生命周期短。大量藻类死亡后腐烂发臭,并漂浮于湖面,遮挡阳光,是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减弱,水中含氧量下降,从而造成大量鱼虾死亡,也给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巢湖入湖河道水质状况:据悉市环境监测部门去年 4月份对巢湖区和 9条主要环湖河流出、入湖水质进行了监测, 其结果显示,在主要环湖河流中,巢湖境内的柘皋河水质优,白石天河、兆河和裕溪河水质良好。此外,杭埠河水质轻度污染,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双桥河水质污染较重。在巢湖水之中,东半湖区水质中度污染,水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西半湖区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水体呈中度富营养状态。杭埠河是巢湖第一大入水河,其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 % ,耗氧量高达 。南淝河是巢湖第二大如水河,也是入湖河道污染最为严重的河道之一, 非离子氨超地面水 III类标准 13 倍。?在 60 年代,兆河闸、巢湖闸和裕溪闸相继建成,巢湖逐渐变成了一个半封闭的湖泊。巢湖是流域工农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同时也是沿岸工农业排水和生活的主要纳污水体。每年都有大量含有氮、磷的废水排入巢湖, 加上农业的面源污染,致使氮、磷等营养性物质在湖中富集。到 80 年代,巢湖水质不断恶化,成为典型的富营养化湖泊。至“十一五”初,巢湖呈中度富营养状态,其中,西半湖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东半湖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巢湖水质的严重污染已给巢湖流域区域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严重地影响了流域地区的人居环境,制约了该地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巢湖水污染的原因: ?,巢湖接废水污水量为五大湖之首,目前巢湖全市有大中型企业 54 家, 有皖维高新、巢东股份、新力药业、华星化工四家上市公司。特别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前,大量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巢湖; ?,大部分生活污水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巢湖,沿湖居民每年向巢湖排放生活污水 1亿多吨; ?、农药,经地面径流带入巢湖,形成面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是巢湖受污染的主要方式。
巢湖污染治理.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