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概况
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死亡率居腹科恶性肿瘤的首位。
50%--70%是上皮性卵巢癌(EOC)。
发病隐匿,80%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
由于盆腹腔的广泛转移,手术的局限性,以及化疗后的耐药复发,使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20—25%。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
“不间断排卵”假说。
促排卵治疗而无妊娠发生卵巢癌危险性增加。
长期口服避孕药可减少30—60%的发病机会。
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可轻度增加卵巢癌的发病率。
卵巢癌家族史
遗传性乳腺-卵巢癌综合征(HBOC)
遗传性非息肉型结肠癌(HNPCC)
高蛋白、高动物脂肪饮食可能增加发病率
病理类型
浆液性癌(%)
粘液性癌(%)
子宫内膜样癌(%)
透明细胞癌(%)
纤维上皮瘤(勃勒纳瘤)
混合性上皮瘤
未分化癌
临床表现
平均发病年龄52岁,粘液性癌的平均发病年龄最低。
症状:最常见的是腹部包块,阴道不规则出血偶见,晚期有消化道症状,压迫症状,出现恶病质表现。
体征:腹部包块,腹水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的种植与转移
,并广泛种植于盆腔腹膜及大网膜、横膈、肝表面。
:
沿卵巢血管经卵巢淋巴结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沿卵巢门淋巴结到髂内、外淋巴结,经髂总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沿圆韧带到髂外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
:较少见
发生脑转移的可能因素
与患者治疗后生存期延长有关。
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破坏血脑屏障。
晚期患者大量腹水,腹压升高,肿瘤细胞可经椎静脉系统逆流至颅内。
大分子化疗药物难于通过血脑屏障。
卵巢恶性上皮性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