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能源效率和节能(1)论文.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能源效率和节能(1)论文
作者: 王庆一 涂逢祥 朱成章 汪邦成 收录来源: 《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84期 【论文摘要】能源是中国崛起的动力。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
2001年,,占GDP的13%,而美国仅占7%。 目前,国际上普遍用“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来替代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后提出的“节能”(energy conservation)一词。
实际上,从国际权威机构对“节能”和“能源效率”给出的定义来看,两者的涵义是一致的。按照世界能源委员会1979年提出的定义,节能是“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一切措施,来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这就是说,节能是旨在降低能源强度(单位产值能耗)的努力,应在能源系统的所有环节,包括开采、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到终端利用,从经济、技术、法律、行政、宣传、教育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消除能源的浪费。 世界能源委员会在1995年出版的“应用高技术提高能效”中,把“能源效率”定义为:减少提供同等能源服务的能源投入。
一个国家的综合能源效率指标是增加单位GDP的能源需求,即单位产值能耗;部门能源效率指标分为经济指标和物理指标,前者为单位产值能耗,物理指标工业部门为单位产品能耗,服务业和建筑物为单位面积能耗和人均能耗。 之所以用“能源效率”替代“节能”,是由于观念的转变。
早期节能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节约和缩减来应付能源危机,现在则强调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以增加效益,保护环境。 物理能源效率指标通常用热效率来表示。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定义是:在使用能源(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的活动中所得到的起作用的能源量与实际消耗的能源量之比。 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物理指标能源效率评价和计算方法,能源系统的总效率由三部分组成: 开采效率,能源储量的采收率。
中间环节效率,包括加工转换效率和储运效率,后者用能源输送、分配和储存过程中的损失来衡量。终端利用效率,即终端用户得到的有用能与过程开始时输入的能源量之比。
中间环节效率与终端利用效率的乘积称为“能源效率。”把终端利用效率混同于“能源效率”是错误的。
例如,有人说:“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0%左右,日本和美国在50%以上。”实际上,前者是“能源效率”,后者是“终端利用效率。
” 按照上述定义计算能源效率(热效率)相当复杂,需要大量的动态数据,而且终端利用

能源效率和节能(1)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酷酷誉为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1-11-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