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资面试结构化试题
(完整版)教资面试结构化试题
1 / 4
(完整版)教资面试结构化试题
教资面试结构化试题
某同学实验课上打破实验容器并谎称是他人打破的,对此,你怎么办 ?
面对突发情况一时手足无措而说谎的行为,是这一年龄段学生的正常反应,作为老师我不会因为他撒谎而对其贴上“不诚实”的标签,而会予以宽容和理解,引导学生正视过失、直面过失,并借此契机教育学生们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人。
首先,安慰学生,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安抚打破容器的同学不要害怕,不管是谁打破的容器都没
关系,关键是没有人受伤。待我将容器碎片打扫完毕后,继续上课。向同学们说明打碎实验器具是违规操
作的结果,借机向同学们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嘱咐大家按要求科学实验,注意安全,避免意外。其次,
与打碎器具的学生谈心。孩子在课堂上的反应充分说明其内心非常在乎周围同学的看法,可以借用一些古
今名人勇于承担责任的小故事,告知学生犯错并不可怕,只要勇于面对,敢于承担,照样会赢得周围人的
尊重和认可。通过鼓励、引导等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说谎问题的严重性高于不小心打破仪器,从而使学生主
动认错承担责任,我也会给予恰当及时的表扬。最后,反思教学工作。一方面,我应该以身作则,为学生
树立诚实的好榜样,对于诚实的行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不诚实的行为给予批评和合适的惩罚来帮助学
生形成和改变态度与品德 ;另一方面,联系家长共同反思,是否在平日的教育中对孩子过于苛责,而导致孩
子在犯错时习惯性的逃避而不是主动承担, 以便在日后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共同改进,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你是如何理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句话的 ?
此话出自《论语·述而》 ,讲述的是孔子的启发教育之道。 “不愤不启” ,强调教育要掌握时机 ; “不悱不发”,强调教育要因势利导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则强调教育要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符合
新课改的要求,与当今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脉相承,可以更好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
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时刻做到把握适当时机、
因势利导,且循序渐进。例如在语文《归园田居》的教学中,我们应在导入阶段,通过陶渊明的其他诗歌,
给学生营造一种闲适恬淡的氛围 ;抓住这一时机,将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在诗歌的学习中,通过对诗歌的
解读,由浅入深进行解读,引出“陶渊明真的喜欢隐居的生活吗”此类探究性的问题 ;在探究性问题的解决
后,进而将高一课本学过的《归去来兮辞》与《归园田居》进行比较鉴赏,得出陶诗的艺术特色。当然,如果在引导到最后探究性问题的解决时,需要老师在课前给予学生预习的准备,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在应有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深化拓展。
因此,要上好一堂课,教师不仅要备课充分,更应结合新课标,把科学的教法运用到教学中,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如果你是新来的班主任,你所在的班级第一次开家长会,你会做哪些准备 ?
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之间就学生的学习、思想等方面进行交流的一次机会,开好家长会,对老师充分了解学生个性
教资面试结构化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