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垃圾分类处理问题解决构想
一、问题描述
正文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本文将生活垃圾定义为:生活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可回收物(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织物等)和其他垃圾。生活垃圾不包括建筑垃圾、危险废物、工业垃圾、电子垃圾。
近年来, 中持续提高,粗放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带来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迅速攀升,环境隐患日益突出。一方面,持续增长的清运量带来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社会成本的增加。、焚烧社会成本2253元/吨,以及中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结构进行核算, ,%,接近高等教育支出比重。可见, 生活垃圾处置占用了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另一方面,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加,生活垃圾焚烧厂数量也将大幅度增加,未来垃圾焚烧设施建设仍在上升期,县级填埋场数量还将有所增加,进而不可避免地引发邻避群体性事件,这是一大邻避风险点。
2016年, 全国共940座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在无害化处理方式中,%,仍是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1998年—2017年,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发生121件最具典型意义的邻避事件,从涉及领域来看, 最多的是有关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问题, 包括垃圾焚烧厂、垃圾填埋场、餐厨垃圾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等,共45件,%。
生活垃圾减量化管理势在必行,而分类是生活垃圾减量的必要手段,源头强制分类迫在眉睫。但是,目前垃圾分类制度实施缓慢、推进困难,评估垃圾分类政策实施现状,剖析原因,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推进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通过对分析,试图梳理垃圾分类回收面临的难题,并对其进行客观而深入的理解和剖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图1 垃圾分类列举
二、问题分析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3 页
我国城市垃圾分类从2000年开始试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等8城市被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后, 政府不断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倡导和投入。“十二五”期间,北京在3700余个小区开展了垃圾分类的试点示范,占全市物业管理小区的80%。除了北京,上海的垃圾分类现已覆盖500万户家庭及大部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另有约180万户居民实现了按户参加日常生活垃圾“干湿”分类的环保档案记载;杭州、昆明、广州、济南、海口及长沙等城市均进行了垃圾分类的探索。但试点城市总体表现为“雷声大、雨点小”,几乎没有减量效果。2016年, 。可见, 18年过后,中国垃圾分类基本失败,下面是对失败原因的分析。
图2垃圾回收考虑因素
确定的垃圾种类多,将需要更多回收设施和更大城市空间,也将增加居民参与回收的难度和时间,垃圾分类回收面临的阻力也会更大;反之,如果分类过少就失去了分类的意义,并将大幅提高后续利用、处置环节的难
垃圾分类处理问题解决构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