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主讲:Mubalakel
*
一、概念
凡能消除痰涎,减轻或制止咳喘的药物
二、性味归经
性味 辛、苦、甘
归经 肺、脾
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三、功 用
化痰 使“痰”的性质或形态改变
有形之痰、无形之痰
止咳平喘 缓和或制止咳喘
外感、内伤咳喘
*
痰证
寒痰、热痰、燥痰、湿痰
痰阻于肺--咳喘痰多 痰蒙心窍--昏厥、癫痫
痰蒙清阳--眩晕 肝风夹痰--中风、惊厥
痰阻经络--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痰火互结--瘰疬、瘿瘤
化痰药分类
1、温化寒痰药 2、清化热痰药
*
温化寒痰药 清化热痰药 止咳平喘药
半夏★
旋复花
白前
白附子
天南星
瓜蒌★
贝母★
前胡
桔梗★
竹茹
天竺黄
竹沥
昆布
胖大海
杏仁★
葶苈子
百部
紫苑
款冬花
苏子
枇杷叶
桑白皮
*
(一) 温化寒痰药
一、性味 性均温热 ,味多辛苦
二、归经 肺、脾、肝
三、功用
1.温化寒痰(温肺祛痰)--寒痰证
2.燥湿化痰--湿痰证(多数药)
3.祛风化痰--风痰证(部分药)
毒性:生半夏、生南星、白附子
*
半 夏★
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地下块茎
*
半 夏★
【处方用名】制半夏、法半夏、姜半夏、生半夏、半夏曲
【性味】 辛,温,有毒
【归经】 脾、胃、肺
【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生半夏有毒,仅作外用。
姜半夏长于降逆止呕,法半夏长于燥湿,半夏曲可化痰消食
*
★燥湿化痰,温化寒痰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
痰湿阻肺之咳嗽气逆,痰多质稠 二陈汤
湿痰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止呕要药。各种原因呕吐,皆可随证配伍
对痰饮或胃寒呕吐尤宜 小半夏汤
胃热呕吐 黄连 胃阴虚呕吐 石斛、麦冬
胃气虚呕吐 人参、白蜜 大半夏汤
【应 用】
3~9克
教案17-18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