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阅读 —
2015 年,俄国诗人库什涅尔来中国参加青海湖国际诗歌节,
我去首都机场接他。见面时,我用俄语问候他,他露出歉疚的
微笑,指着自己的耳朵,说听不清。我大声地重复一遍我的问候,
他依然面带微笑,再次指了指他的耳朵。这时,他的夫人叶莲
娜(Елена Невзглядова)走到我们近前,把我的问候重复一
遍,库什涅尔立即做出了回应。奇怪的是,叶莲娜说话的声音
并不比我大。在随后与吉狄马加、欧阳江河、西川等中国诗人
的聚会上,谜底被揭开。几位中国诗人像我一样,对库什涅尔
的选择性听力表示诧异,库什涅尔对此解释道:“狗的听觉与
人不一样,能听到人听不到的频率,我就像一条狗,只能听到
我妻子声音中的某个频率波段。”大家闻之无不感觉神奇。从此,
库什涅尔脸上歉疚的笑容,以及他对外界声响的选择性听力,
便成为他留给我的两个最深刻印象。后来,在翻译他诗歌的过
程中我又逐渐意识到,这两个印象反过来似乎又构成了关于他
诗歌的两个隐喻:面对并不新奇、甚至充满灾变的生活现实,
他总是面带拒绝的微笑;置身充满噪音的时代喧嚣,他选择只
倾听最亲密、温柔的声音。他的诗歌,因此成为一种温暖的存
在主义情
库什涅尔 温暖的存在主义诗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