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脾栓塞术(PSE)术后临床诊治常规及注意事项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
1
PSE概述
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PSE)是指经股动脉选择性插管至脾动脉的脾支 ,注入明胶颗粒等栓塞脾动脉的分支 ,造成部分脾梗塞 ,达到部分脾“切除”的效果。
2
精品资料
3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PSE概述
该方法保留了部分脾组织及脾脏的免疫功能 , 优于传统的外科脾切除术。目前已广泛用于脾功能亢进的治疗 ,逐步成为外科脾切除术的替代疗法 。
因此,PSE也被形象的称作“功能性脾切除”。
5
PSE作为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症的有效方法 ,已广泛用于临床。
PSE疗效确切,但其术后综合征及其并发症常见,且不可忽视。
临床内科医师应该熟悉PSE术后诊疗常规及其注意事项。
6
脾动脉栓塞后产生的反应主要有2种
脾栓塞综合征(splenic embolization syndrome, SES):包括疼痛、发热、恶心呕吐、呃逆、一过性肝功能损害、麻痹性肠胀气等。
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脾脓肿形成、肝功能衰竭等。
◆注意两者概念勿混淆。
7
脾栓塞综合征(SES):常见,且不可避 免,临床治疗重点在于尽量减轻患者术后的不适。
并发症:随着PSE技术的成熟和不断进步, 目前已经较少发生,完全可以预防。
8
SES的发生机理(一)
疼痛:
①所栓塞脾组织缺血坏死导致局部的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产生充血和渗出,组织渗出增多而引起脾脏肿胀增大、 紧张 、牵拉包膜、 引起疼痛
②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致痛因子和5-羥色胺、 缓激肽、K+等炎症介质释放,作用于神经纤维产生疼痛 。
9
SES的发生机理(二)
发热:
PSE后坏死物质的吸收,大量内生致热源进入血液,透过血脑屏障并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使体温调定点上升, 机体产热多于散热而引起体温上升。
另外,局部比较明显的炎症反应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发热的可能原因之一 。
10
脾栓塞术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