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金山湖体育馆创作构思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摘要:体育建筑逐步向全民强身健体的本质回归。本文重点介绍场馆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满足赛会的同时做到节能环保和赛后利用。
关键词: 节能环保; 赛后利用
Abstract: The sports building gradually return to physical fitness to the universal nature.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 stadium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o achieve both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meet the tournament and after the game.
Key words: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st-Games use
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圆满落幕,当代体育建筑的建设正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转变。体育建筑的标志性和重大事件性逐步向全民大众强身健体的本质回归。这也是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趋势。
风景如画的山脚下,群山绿林之间,掩映着惠州金山湖体育馆,那正是2010年广东省第13届省运动会单项赛管的所在地。巍巍的山势,郁葱的树林,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将体育馆纳入整体环境中考虑,设想从高山流下的清泉,流入东江,淌入西湖,体育馆正如潺潺的流水,其“止于有行,流于无止”气势,体现体育运动的本质。水性至柔,柔中带刚,其持久的连续性,体现了人类更高、更快、更强的进取精神。如图1
项目位于惠州学院金山湖校区北侧,总用地面积30450m2,拟建规模3000座,。拟建的单项赛馆。设计必须满足举办省运会及国内外羽毛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重大单项体育赛事的标准与功能需要,在非赛事期间能作为惠州学院的体育教学设施,可进行体育教学、大型集会、演出、电影放映等,并考虑对外开放等。
比赛馆位于用地中部,其后是训练馆,夹在山脚下。比赛馆正前方退让出宽45米入口广场,降低3米高台地与惠淡大道自然衔接。保留用地原有校区篮球场,并排建设篮球场若干,成块成片,形成规模。体育馆北侧为排球场、羽毛球、乒乓球场地,对社会大众开放。60辆常规停车场布置在主入口广场两侧,满足平时停车要求。赛时将可将南北两侧运动场地作临时停车用,满足最大停车288辆。
人车分流,车行外环,人行内环,互不干扰。赛时乘大巴或自驾车前来的观众停靠南北两侧临时停车场,,步行前往的观众通过广场从
广东惠州金山湖体育馆创作构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