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
《论语》
先秦散文
历史散文
诸子散文
(《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
先秦时期,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但这样的时期往往是思想文化最活跃的时期。那一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出一大批有学问、有才能的人,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这些流派包括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诸子”指的就是这些学派的学者,他们的文章被称为诸子散文。
百家争鸣
诸子散文三阶段
1.《论语》《墨子》:《论语》是纯语录体散文,《墨子》语录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2.《孟子》《庄子》:《孟子》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经形成对话式的辩论文;《庄子》已经过渡为专题论文。
3.《荀子》《韩非子》:发展到最高阶段,代表着春秋战国时期各个阶段的理论文。
儒家: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创始人
孔子、孟子。 提倡积极入世。
释家(佛):由印度传入中土,创始人释迦·摩尼释家讲因果报应、修来世。
道家: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始人老子、庄
子;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举。无为而治。
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大的三大思想流派
1、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 ,字 ,鲁国陬邑人(今山东___)。春秋时期的__家、__家,__学派的创始人。其政治主张的 核心是“仁”。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相传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在教育上,他“学而不 厌,诲人不倦”,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对普及和发展古代文化有重要贡献。
丘
仲尼
曲阜
教育
思想
儒
关于孔子和《论语》
2、《论语》,是__________编辑的_家典籍,共二十篇,每篇又分若干章。内容是记录_____,有孔子应答弟子当时的话,也有关于弟子间谈论孔子言论的记录。可称为__体散文。内容以__、__为主。和____、 ____、 ____合称为“四书”。
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
儒
孔子的言行
语录
教育
伦理
《大学》
《中庸》
《孟子》
关于孔子和《论语》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季康子,名肥,鲁国执政大夫。
颛臾:附属于鲁的小国。
伐:讨伐。
孔子的时代,不但周王室不再有统率诸候的力量,而且诸候的权力也落到卿大夫手中,鲁国的季孙、孟孙、叔孙就把握国政,季孙氏更集中。冉有、季路在孔子门弟子中是以“政事”著名的,他俩都在季孙手下做事。季孙想扩大地盘,借口消灭一些附庸,先想攻颛臾,怕孔子反对,所以让冉有、子路去探探口气,于是一场师生 间的辩论展开了。且看记录者怎样用短短的篇幅写出孔子的义正辞严使冉有等理屈词穷,使百世之下读了还可想见当日的情况的。
背景介绍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将要攻打颛臾了。”
孔子说:“冉求,这恐怕该责备你吧?颛臾,从前先王让它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而且它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大夫想要攻打它,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就充任职位,做不到就辞职。’(盲人)摇晃着 要倒下,(辅助者)不去搀扶,那还要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译文
《季氏将伐颛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