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WC镇新市民培训实施方案
近年来,随着WC镇城镇化步伐快速推进,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也迅速增长,为有效提升失地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新市民法律意识、文明素养、就业本领,帮助其迅速实现从农民到市民,从市民到新市民的角色转化,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依法治国及新市民素能提高相关要求,扎实推进大规模培训新市民、大幅度提高新市民素质的战略任务,全面深化新市民教育培训改革,全面提升新市民培训质量,努力培养知法守法、文明守礼、诚实守信的新市民,为WC镇长治久安、和谐稳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目标及对象
目标:
力争用2年时间(2015-2019年),对镇域新市民进行素能培训,实现全覆盖。
对象:
(一)失地农民。重点加强已购买失地农民社保的失地农民(下简称参保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特别是4050人员中的女性参保失地农民。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在劳动力年龄范围内,闲散无业人员。
三、基本原则
第 3 页
一是坚持服务大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围绕中央、省市区大局推进新市民培训工作,紧密结合WC新型城市化发展需求,确保新市民教育培训工作有效对接、服务中心工作。
二是坚持按需培训。突出新市民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把组织要求、社会需要及个人需求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尊重新市民个性化培训需求,从新市民个人发展和健康成长需要出发,组织开展教育培训。
三是坚持分级分类。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性别、不同层次新市民的特点,因地制宜、分门别类、因材施教,突出针对性,实现全覆盖。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遵循新市民培训工作规律,在继承优良传统和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培训内容、方法、理论、制度创新,不断提高新市民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
五是坚持注重实效。将新市民懂不懂法、守不守法、讲不讲礼、文不文明作为谋划、推进和评价新市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要求,贯穿于新市民教育培训各环节各方面,实现数量及质量、规模及效益相统一。
四、主要任务
经过2年的努力,到2019年力争实现应训人员全覆盖,初步形成更懂法律、更守规矩、更知感恩、更具活力、更加和谐的WC新市民。
——新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新市民守法意识明显改进、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人文氛围更加和谐。
第 3 页
——新市民就业技能进一步增强。每人至少掌握一门就业本领、至少提高一项就业技能、至少挑战一个就业岗位。
——新市民教育培训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市民教育培训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新市民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管理运行和质量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新市民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
——新市民教育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市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培训机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培训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WC劳务品牌不断夯实。
五、实施路径
一是建台账。建立新市民信息大数据库,以城乡劳动力调查8本台账为基础,建立新市民一人一册一表,充分利用队(组)长、流管员、党员、志愿者等队伍,走家入户,准确掌握新市民,特别是参保失地农民基本情况、就业动向、培训需求,为新市民精准教育培训提供依据。
二是建平台。以最大程度地便利群众为原则,建立“线上+线下”的“8分钟新市民教育培训圈”平台。开发新市民培训网络软件,设置“团购课程”、“课程需求”、“老师选择”等模块,力争让新市民指尖点一点就可轻松上学;注重线下培训的实践功能,采取“加盟”形式,将就业转化度高、上手度高、可操作性高的苗圃、餐馆、家政、育儿等企业,转化为新市民培训平台,鼓励平台企业吸纳入学新市民就业。
第 4 页
三是建计划。以2年为时限,大力开展素质培训、引导性培训、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建立全镇新市民培训计划的任务分解表,明确培训项目、培训内容、责任科室,并倒排时间表。
四是建渠道。整合司法、文明、文化、劳保、成人校、基层治理、工青妇等各条线新市民培训优势资源,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互动格局;优化传统渠道,充分利用现有培训学校、道德讲堂、假日学校等资源,完善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提升培训实效;创新培训方式,探索采取订单式培训、培训服务外包、茶话会等方式,补足传统短板。
五是建载体。完善新市民培训机制,实施培训常态化。以“最美WC”系列活动为引领,结合各类主题,丰富培训活动内涵。充分利用WC智汇·创客空间,为新市民量身打造创业培训课程,鼓励新市民进行创业培训,参及创业。
附件:
1、WC镇新市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2、WC镇新市民培训之文明素养提升任务分解表
3、WC镇新市民培训之法治意识培养任务分解表
4、WC镇新市民培训之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分解表
第 5 页
附
cdwjwc镇新市民培训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