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德胜脉经讲课录.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1 页
第一节 三首脉歌
脉诊不好学,但是,只要背熟我总结出的以下三首脉歌,并明白了他们的含义,就可以领略到脉诊的精髓,走进脉诊的大门。
这三首脉歌就是:
八要脉歌
浮脉皮上求 沉脉肉里头 数脉跳的快 迟脉慢悠悠
虚脉应无力 实脉力撞手 长脉超尺寸 短脉关中凑
相近脉
浮洪濡芤革散连 沉伏牢弱五千钱
迟结涩缓脉难行 数动疾促分实寒
虚细微代或见短 实紧长滑指下弦
六纲总领莫相忘 相近相似脉勾玄
相反脉
浮沉迟数正相反 虚实促结也难缠
洪细滑涩莫相论 缓疾长短更无缘
再强调一遍:只要背熟了上面三首脉歌,并明白了他们的含义,就等于踏进了中医脉诊的大门。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6 页
第三节 浮脉
什么是浮脉呢?(凡引用经典著作中的原话,均用粗体隶书字标出,以示尊重。对于总结的文字用稍大一号的宋体字,以引起注意)。
“八要脉歌”里说:“浮脉皮上求”,意思就是说当我们诊脉时,我们所用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放到病人所对应的“寸、关、尺”的部位上,如果哪个手指下能清晰的感觉到脉搏跳动,那么,这个手指下就很可能是“浮脉”。
我上面说的“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放到病人所对应的“寸、关、尺”的部位上“,那么怎样才算“轻轻”呢?
我们在讲“三部九候”的时候,曾经讲过,“在诊脉时轻轻按压,称为浮取。再加一点劲,称为中取。使劲按至骨上,称为沉取”。这里面,“浮取”就是要得到“浮脉”。“中取”的到的就是“沉脉”。而“沉取”则是取“伏脉”
这里面说的“轻轻”,是个什么样的力道呢?医者体力不一样,患者体质不一样,这个人说的轻,到那个人就可能说成重。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呢?
在《王叔和脉经》里面,对摸脉的轻重是这样描述的:
“脉有轻重,何谓也?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之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
这段文字翻译成现代的白话就是:“医生诊脉必须用轻重不同的力量,怎么说呢?是这样:刚开始诊脉时手指的力量要象三粒豆子的重量,在接触到病人的皮肤时就能感觉到病人的脉象,主肺部的疾病。手指用六颗豆子的力量,是压到血脉,主心的信息。如果手指用九颗豆子的压力,是压到肌肉而得到的脉象,主是脾的信息。如果手指用十二颗豆子的压力,与筋相平而得到的脉象,主肝部的信息。如果按到了骨上,稍抬手就感到脉来迅速,主肾的脉象。
这段文字,是我们的老祖先在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上首部脉学专著中,就形象的利用豆子的重量来形容摸脉应该所用的力量。但是,请注意,到了此时,可还没发展到“三部九候”,它每部总共用了五种力量,加上“上、中、下”三部,总共是“三部十五候”。但是,它很形象的说出了摸脉所用力道的具体数值。
而近几百年来,经过很多先贤的努力,将“上、中、下三部十五候”,简化为独取腕部寸口部位的寸、关、尺三部,每部只用三种力道,而形成了今天的“三部九候”。
“三部九候”所用力道的第一候,即浮取时“力量要象三粒豆子的重量,在接触到病人的皮肤时就能感觉到病人的脉象”,即是当今的“浮脉”。而中取,手指用

德胜脉经讲课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uhe72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