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秋游_苏教版
第 2 页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识写“忙、凉”。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了解秋天的特征。
3、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感受秋天的美以及给人带来的欢乐,培养学生欣赏美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中的有时想象说话。
2、通过朗读感受“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的颜色美。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演唱秋游
1、唱《秋游》。
【熟悉的歌曲,将孩子们带入秋游的情境,快乐的旋律,为全文的体验埋下伏笔。】[来源:]
2、揭题。[来源:ZXXK]
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快乐地——秋游。
【直接点题,直抵目的地。】
二、图文结合,走进秋天
第 4 页
1、学习第一句
秋风起了,天气渐渐凉了。
你还可以将这一句换个说法吗?(小小提示)可以联系《练习1》的成语。
【联系旧知,在巩固体验中活学活用刚学过的成语。】
2、学习第二句。
同学们跟老师去郊外游玩。
1、“郊外”是什么样子的?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郊外的景象做一番想象,生活与学习相融。】
2、“同学们”会看到什么?玩些什么?
【预设后面的情境,为后面学习的内容与自己预设的相对比而作铺垫。】
3、小朋友,第一自然段是文章的总起,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秋天,地点——郊外,人物——同学们和老师,事情的起因——游玩。我们以后也可以在故事的开头告诉大家时间、地点、人物、起因。[来源:学,科,网Z,X,X,K]
【在体验中初步学习文章的结构、表达顺序。】
三、阅读“秋”、体验“游”,随文识字
1、图上画了什么?从上到下观察一下,看一看,秋天的天空、田野是什么样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呢?随机指导朗读“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几只绵羊。”反复朗读,帮助孩子在头脑中建立天空的形象。
第 4 页
2、出示:一望无边(识记“望”,出亡在外,站在高出地面的土墩上翘首远看,也有“举头望明月”之意。这里,仰望蓝天,一望无边。指导书写)
3、利用插图,已有经验,想象、感悟蓝天的广远,云的变化无常。
4、生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来源:]
5、那白云还会变成什么样的?你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画出来吗?(画好后,贴到黑板的“天空区”)
6、交流
【第2自然段描写了秋天的天空的美丽景象。教学时,先帮助孩子理解“蓝蓝的”和“一望无边”。在此基础上,让变幻无穷的白云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多媒体动态的画面展示白云的变化,打开孩子的思绪,接着让他们自己动手画出心中白云变化的模样,最后再进行“有时……有时……”的句式训练时,就显得水到渠成。】
第 6 页
(2)出示农田丰收图
1、根据学生回答为农田丰收图着色
稻子——金黄
高粱——火红
棉花——洁白
2、出示金黄稻子画面,用上“稻子黄了,像( )。”的句式说话。
3、出示火红高粱画面,用上“高粱红了,像( )。”的句式说话。
4、出示雪白棉花画面,用上“棉花白了,像( )。”的句式说话。
5、连起来,用上一段话:农田多美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秋游 苏教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