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生理科学生理实验部分朱文博 E-mail: ******@. 实验安排实验一:熟悉使用仪器( BL-420 记录系统) 坐骨神经-腓肠神经标本制备实验二:神经干动作电位阈强度测定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测定实验三:蛙心起博点的确定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实验四:兔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五:兔动脉血压的调节实验六: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二?神经干动作电位阈强度和传导速度的测定[目的] -胫腓神经标本的制备方法; ( BL-420 记录系统) ; : 细胞在静息末未受刺激时存在于膜两侧的电位差。产生机制: K +平衡学说- K +外流 K +外流动作电位: 指可兴奋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或阈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一个迅速、可逆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产生机制: Na +平衡学说- Na +内流[基本概念]阈强度: 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产生机制: 此强度以下的刺激引起的 Na +内流被 K +外流抵消,当阈强度的刺激使膜电位到达阈电位时, Na +通道大量开放引起 Na +快速内流而导致动作电位 2. 阈强度的测定阈强度神经兴奋性的变化期: 绝对不应期:又叫有效不应期, Na 离子通道全部失活相对不应期: Na 离子通道尚未恢复到备用状态超常期: 膜电位接近阈电位,低于阈强度的刺激可引发 AP 低常期: 膜电位较静息电位远离阈电位,需要高于阈强度的刺激才可引发 AP +++++++++++++ ---------------------------------- ++++++++++++++++ -------------------------- [测定原理] ?细胞外膜电位测定?已兴奋部位带“负电”,未兴奋部位带“正电”,引导出此电位差。?复合电位。粗端细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