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概念
高热惊厥: 是指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她感染性疾病早期, 体温升高≥39℃时发生 惊厥, 并排除颅内感染及其它造成惊厥 器质性或代谢性疾病。
高热惊厥病因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 多见于6个月~6岁患儿, 尤以3岁以内儿童多见。其发病率为3%~4%, 且复发率为30%~40%。小儿高热惊厥 病因至今尚不明了, 可能与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相关。可能是因为高热时脑细胞代谢出现临时紊乱, 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发。小儿高热惊厥关键是上呼吸道感染所致, 占儿童惊厥 30%左右。
临床特点
其发生率较高, 据调查, 5-8% 小儿曾发生过高热惊厥, 占儿童期惊厥原因 30%。其特点是: ①好发年纪为6月至3岁, 3岁后发作频数减低, 6月以下、6岁以上极少发生; ②上感引发者占60%, 常在病初体温急剧升高时发生, 体温常达39~40℃以上, 体温愈高抽搐 机会愈多; ③全身性抽搐伴有意识障碍, 但惊止后, 意识很快恢复;
④在一次发烧性疾病中, 通常只发作1次, 极少发作2次以上; ⑤抽搐时间短暂, 数10秒至数分钟, 通常不超出5-10分钟; ⑥神经系统检验为阴性, 脑脊液检验除压力增高, 无异常发觉; ⑦发作后1-2周做脑电图检验为正常; ⑧可追询到既往高热惊厥史和家族遗传史; ⑨预后多良好, 少数可转变为癫痫(1-3%)。
高热惊厥临床表现
惊厥发作前少数可有先兆。如在问诊或体检时, 见到下列临床征象 任何一项, 应警惕惊厥 发作: 极度烦躁或不时“惊跳”, 精神担心; 神情惊恐, 四肢肌张力忽然增加; 呼吸忽然急促、暂停或不规律(新生儿尤须注意); 体温骤升, 面色剧变; 双侧瞳孔大小不等, 边缘不齐。多数为骤然发作。
经典者为忽然意识丧失或跌倒, 两眼上翻或凝视、斜视, 头向后仰或转向一侧, 口吐白沫, 牙关紧闭, 面部、四肢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 伴有呼吸屏气, 紫绀, 大小便失禁, 经数秒、数分或十数分钟后惊厥停止, 进入昏睡状态。在发作时或发作后很快检验, 可见瞳孔散大(或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 病理反射阳性等体征, 发作停止后很快意识恢复。如限局性抽搐部位恒定, 常有定位意义。
部分病例, 仅有口角、眼角轻微抽动, 或一肢体抽动或两侧肢体交替抽动。新生儿惊厥表现为全身性抽动者不多, 常表现为呼吸节律不整或暂停, 阵发性青紫或苍白, 两眼凝视, 眼球震颤, 眨眼动作或吸吮、咀嚼动作等。发作连续时间不一, 有时很暂短, 须仔细观察才能做出正确诊疗。
高热惊厥分类
1、单纯性热性惊厥
2、复杂性热性惊厥
特 点
单纯性高热惊厥
复杂性高热惊厥
发病年龄
神经系统疾病史
发作时的体温
惊厥发作类型
惊厥持续时间
惊厥次数
神经系统检查
脑电图
预后
6个月-6岁
无
病初体温骤升时,多在38℃上
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
短,数秒至数分极少超过10分钟
少,一次疾病中大多仅一次
正常
热退1-2周后正常
良好
任何年龄
可有
可有如外伤、窒息、中毒等
低热也可发生
可为一侧性、限局性
长,可超过10-20分钟
多,反复发作
可不正常,如病理征,颅神经麻痹,偏瘫等
热退1-2周后仍可异常
差,反复发作,癫痫、智能或行为异常等
小儿高热惊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