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低钠血症王海亮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低钠血症王海亮
定义
血清钠浓度低于 135mmol/L称低钠血症。
因为血浆渗透压关键由血清钠浓度所决定, 所以低钠血症通常反应血浆渗透压低。所以, 有时又把低钠血症称为低钠性低渗综合征。
病因
一、钠丢失(钠丢失超出水 丢失)
1、经肾丢失: 应用强利尿剂、失盐性肾病、急性肾衰多尿期、肾小管酸中毒、肾上腺皮质功效不全及糖尿病引发 渗透性利尿等。
2、经胃肠道丢失: 呕吐、腹泻、胃肠减压、消化道造瘘等。
3、经皮肤丢失: 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
病因
二、水潴留
过量摄入或输入不含电解质 溶液可引发低钠血症。
发生机制
不管单纯 水负荷过重, 或失水失钠以后发生 相对性水过多, 在发生低钠血症时, 机体都有水潴留。
水潴留引发 低钠血症, 仅在肾脏 排水能力发生障碍时才出现。
丘脑下部或垂体后叶功效发生障碍时也能够。
发生机制
肾脏对游离水 排泄取决于:
1、髓袢升段和远曲小管只吸收钠不吸收水, 在此形成低渗尿。
2、集合管对水保持一定 不渗透性, 即保持一定对水 不吸收性, 使游离水排出。
发生机制
发生机制
一、髓袢升段和远曲小管内产生游离水降低:
1、抵达髓袢升段和远曲小管 尿液降低, 如有效循环血量降低或肾功效衰竭时。
2、利尿剂 应用: 抑制钠 重吸收, 使此段肾小管中 尿液 渗透压不能降低到应有 程度。
发生机制
二、ADH分泌增多:
ADH分泌增加使集合管对水 渗透性提升, 游离水生成降低。
常见原因:
1、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2、SIADH
3、肾上腺皮质功效不全或甲状腺功效低下
关键原因
一、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1、ADH分泌增加: 血容量减低能够经过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比血浆渗透压增高 作用更显著)。ADH 增加使游离水清除率降低, 在过多补充非电解质溶液时, 可引发低钠血症。
2、抵达髓袢升段和远曲小管 液体降低, 游离水排出降低。
3、低钾血症: 细胞内 钾会向细胞外转移, 而细胞外 钠则向细胞内转移。

低钠血症王海亮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583 KB
  • 时间2021-11-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