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三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三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高三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高三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深圳 2 月调研
(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 2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达成 14~ 15 题。
不遇咏
王维
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

百人会中身不预 ,五侯门前心不能。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且共爬山复临水,莫问春风动杨柳。

济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尔一男儿?
[ 说明 ] ①百人会:众多重臣被召的盛会。预:同“与” 。②肯:岂肯。徒尔:仅能如此,
意指平庸。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诗人献书报效朝廷却不被采取,想要回归田园却收成不好,表现了进退两难的两难状况。
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而无法如愿,但是又不肯违背自己的心志去趋附权贵、求取功名。
远赴他乡后,诗人虽然能够和友人一同饮酒、爬山、临水,仍不免触景生情,思念家人。
今人自私冷漠而友人知我心忧,两者对照,反应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气愤,对友人的感谢。
15. 本诗因不遇而作却并不消沉,请结合全诗加以简要剖析。
(6 分)
D
(参照答案)①诗人只管不遇却不愿阿谀权贵,在潦倒中仍保持自己的一身傲骨。②诗人与友人爬山临水,在对家人的思念中仍不失豪放豪放的胸怀。③诗人批判世人自私,在忧愤不平中仍固守自己济世进步的理想。
青岛二中 2 月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小题共 2 题,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达成 14—15 题。(9 分)
寒食还陆浑别业
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注】 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 是宋之问的住处,公事之暇,他常前往消
闲度假。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
本诗前四句在写景的同时交代行迹,表示心境,语言的形象性及归纳力极强。
颈联描绘了诗人远离京师,在热闹的别院欣赏繁花盛开的春天,举杯痛饮,无所拘束。
尾联所写的山中野老实为诗人自己,道出了诗人愿作一名老人颂扬这太平盛世的心愿。
本诗描绘了纯朴幽雅的山野风景,情感怡然欢乐,似有田园村歌风味,令人耳目一新
15. 颔联中的“杨柳风”和“桃李月”是两个全新的组合意象, 极有情致, 请剖析。( 6
分)
别院是清幽的,不是热闹的;桃李是刚才开始吐露芳香,而不是繁荣盛开。
15. “杨柳风”用“杨柳”来形容“风”, 展示了洛阳繁花飘飞之后“春风杨柳万千条”的
暮春色象; “桃李月”用“桃李”来形容“月”, 展示了陆浑山中月映桃李正芳香的情景。
2 分)这两句写诗人清晨刚才告别了河桥那掠过杨柳吹来的风儿,晚上又卧在这伊川桃李间的月色中, ( 2 分)不单表达了对洛阳春色的留恋,而且透出了卧赏山庄春夜美景的惬意与喜悦。( 2 分)
临沂一模
(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共 2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达成 14 -15 题。
崇胜寺后,有竹千余竿,唯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因赋诗
惠洪
高三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高三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高三语文试卷精选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癯。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医生①。
未见同参木上座,空余听法石於菟②。
戏将秋色分斋钵,抹月批风得饱无?
【说明】①医生:秦始皇东巡泰山,避雨于松树下,因树护驾有功,遂封为“五医生”
爵位。 ②於菟:老虎,佛经中有老虎听法的故事。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3 分)
A.长身高节,风骨清癯,既写竹子外形,又写其内在美质,形神具备。
B.竹尊者虽没像真僧参拜木莲花座上的佛,却日日听法,修炼成高僧。
C.诗的表层是以人拟物,深层意旨却是由物见人,表达清雅高洁的理想。
D.全诗语言平庸幽默,意境清雅委婉,而骨子颇硬,堪称深得咏物真谛。
14. B( “日日听法”理解错误。诗中“空余听法石於菟”指竹旁有虎状

高三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智慧书屋
  • 文件大小221 KB
  • 时间202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