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及相关问题(一)
邢广程
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同志们大家好,我们这节课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中俄关系问题,大家都知道2009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是中苏建交6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非常纪念的时刻,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来看中俄关系的发展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们现在探讨的中俄关系实际是指苏联解体以后到现在的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比如说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的中俄关系,那么从1992年到现在中俄关系已经发展了十几个年头了,中俄之间情况怎么样,中俄之间的关系的性质是什么?我们对中俄关系怎么理解,中俄关系在国际格局当中所起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是所关心和应该讨论的问题,应该从一开始我们就这样界定一下中俄关系。从苏联解体以后到现在一步一个台阶,发展的是非常顺利,两国关系不断递进,两国关系的友好合作是不断发展,所以我们中俄关系从两国关系来看发展的非常好,两稳定发展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中俄关系的发展我们先给大家一个概念,中俄关系发展分了几个阶段,使大家对它的发展有一个清晰地脉络和进程。
一、中俄关系中的时空概念
(一) “互视为友好国家”阶段
中俄关系从1992年苏联解体到现在大概经历了这么几个过程,我们学术界都讲是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第一个是“互视为友好国家”阶段,这也是从1992年到1994年。这个阶段的一个特点是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成为一个新的国际法主体,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国际法地位,也就是说中苏关系的发展的历史也由俄罗斯来继承了。中俄关系从中苏关系演变的过程或者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很容易,因为大家都知道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总书记以后,苏联到1991年这一段时间是属于苏联改革时期也就是苏联的巨变时期,这个时期苏联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戈尔巴乔夫上台的时候,苏联国内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苏联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可以说是实质性的变化,也就是说苏联的内外政策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从中苏关系来看也是一个大的转变时期,在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前或者上台之初,中苏关系还属于不正常时期,也就是说我们中方所提出的三大障碍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并没有得到解决。苏联的军队还留在阿富汗,后来随着两国交往的增多,中苏关系也出现了这种积极的现象或者是趋势,尤其是苏联采取了实质性的步骤,比如说从蒙古撤军,从越南撤军,解决了阿富汗问题,从阿富汗撤军。中方所提出的三大条件可以说苏联也都加以解决,所以1989年在戈尔巴乔夫访华的时候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事件,中国和苏联在1989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到1991年底,苏联解体的时候可以说中苏关系不断发展的进程当中。但是中国和苏联在改革的道路上、方向上和性质都是不同的,我们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苏联却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就是抛弃党,抛弃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改革的道路,造成了她的亡国。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国际法地位,同时俄罗斯也实行的是一种另外的一种制度,也就是说新西方一种社会选择,用西方模式来治理国家,在外交政策上叶利钦作为共产党的造反派也是实行的是这种新西方的全面新西方的外交政策,所以我刚才讲为什么中苏关系转化为中俄关系也不是很轻易地。一个是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有一个事实值得我们注意,不管苏联发生了什么变化,不管俄罗斯又采取了
中俄关系及相关问题(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