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神昏医疗护理常规.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神昏医疗护理常规
神昏 中医护理常规
神经内科 韦雪杨
-5-28
关键内容:
一、临床表现
二、临证护理
三、用药护理
四、饮食护理
五、情志护理
六、健康指导
神昏是指以神志障碍为特征 病证。轻者神志恍惚或朦胧, 重者不醒人事, 又称为“昏迷”或“昏不知人”。临床上很多疾病, 如中风、热病、时疫温病, 厥证 (厥证是以忽然昏倒, 不省人事, 四肢厥冷为关键临床表现 一个病证)、痛证、消渴、癃闭(尿潴溜)、颅脑损伤等在发病过程中都可能出现神昏。
  现代医学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中毒性肺炎、中毒性菌痢、肺源性脑病、心源性脑缺血综合症、癫痫、肝昏迷、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以及中暑、电击中毒等病所出现 昏迷, 均可参考神昏 辨证护理。
病因病机
 ① 外感邪热: 六淫之邪, 蒙蔽心窍, 毒热灼伤营血而内陷心包, 或热结肠胃, 上扰神明, 热郁气逆, 闭塞清窍等, 均可致神昏。
 ② 风痰上扰: 阴虚阳亢, 风痰上冲, 蒙蔽清窍而神昏。(肝风挟痰上扰于头, 以头部胀痛, 或阵
发剧痛, 头晕目眩, 面赤口苦 )
 ③ 湿浊内阻: 湿毒秽浊之邪, 郁结于内, 气机郁闭, 蒙蔽心窍而神昏。
 ④ 阴阳俱虚: 素体虚衰, 病邪猖獗; 病久体弱, 邪盛正衰; 或邪气内闭日久, 阴精耗竭, 阳无所附, 阴阳两虚, 以致阴阳离决, 而出现神昏。
因多个病证引发心脑受邪, 窍络不通, 神明被蒙所致。以神识不清、不省人事为关键临床表现。其病位在脑, 辨证分为闭证(阳闭、阴闭)、脱证。
一、临床表现:
临床上把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或精液大泄等精气急骤耗损造成阴阳离决者, 称为暴脱, 部分休克属此范围。若久病无气虚弱, 精气逐步消亡所引发 , 则称为虚脱, 心、肺、肝、肾等 功效衰竭基础上属此范围。《灵枢·通天》: “阴阳皆脱者, 暴死不知人也。”
分 型
证 候
治疗与护理原则
热毒
内陷
热入心包:神志不清,高热,烦躁谵语,面赤气粗或伴抽搐,舌质红绛而干,舌苔黄或焦黄,脉细数。 热结阳明:躁扰不宁,谵语,伴大便不通,腹满坚硬,苔黄焦而燥烈,脉细实有力。
热动肝风:高热,面红耳赤,伴牙关紧闭,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四肢抽搐,舌质绛,苔黑而干,脉洪数。
热入心包者,清心开窍、泄热护阴;
热结阳明,则通腹泄热,急下存阴;
肝风内动,则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风痰
上扰
发热面赤,躁扰如狂,渐进神昏,呼吸气粗,喉间痰鸣,便秘溲赤,苔黄腻,脉濡滑而数。
清热化痰开窍。
湿浊
内闭
面色苍白晦滞,畏寒肢冷,浮肿尿少,嗜睡,口臭秽浊,恶心呕吐,舌淡体胖,苔白腻,脉沉细。
扶正化浊开窍。
亡阴
亡阳
亡阴:神志昏迷,汗出,面红身热,唇舌干红,脉象虚数。 亡阳:神昏不知人,手撒肢冷,大汗淋漓,目合口开,鼻鼾息微, 面色苍白,二便失禁,唇舌淡润,甚则口唇青紫,脉微欲绝。
亡阴宜救阴敛阳;亡阳宜回阳救逆。
对神昏病人, 首先应辨明虚实, 再依据急则护其标, 缓则护其本 标准辨证护理。
二、临证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取仰卧位, 去枕, 举颌仰额位。有呕吐者头偏向一侧, 以防窒息。随时吸出咽喉部分泌物及痰涎。
(2)四肢厥冷者, 注意肢体 保暖, 严防冻伤、烫伤。伴有肢瘫者, 保持肢体功效位, 定时翻身。
(3)遵医嘱留置尿管, 统计二十四小时出入量。
(4)加强口腔、眼睛、皮肤护理。可用盐水或中药口腔护理; 不能闭目者, 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 保持皮肤清洁, 定时翻身、拍背, 预防压疮 发生。
二、临证护理:
, 做好护理统计
(1)遵医嘱设专员护理, 做好护理统计
(2)亲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面色、肢温、汗出、二便等情况, 出现异常, 立刻汇报医师, 配合抢救。
(3)出现昏迷程度加深、高热、抽搐、呕吐、出血、黄疸等, 立刻汇报医师, 配合抢救。
(6)尿潴溜者可按摩膀胱区或遵医嘱行导尿术。
(可进行小腹热敷、按摩或针刺。取穴: 膀胱俞、中极穴等。中极穴位于体前正中线, 脐下4寸)

神昏医疗护理常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667 KB
  • 时间2021-11-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