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
作者 : 曾小峰
单位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第三章
类风湿关节炎
关键难点
熟悉
了解
掌握
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表现、诊疗标准与诊疗标准和方法
类风湿关节炎 病理特点
类风湿关节炎 病因、发病机制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个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关键临床表现 慢性、全身性本身免疫性疾病
基础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 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 并逐步出现关节 软骨和骨破坏, 最终可能造成关节畸形和功效丧失
(一)定义
内科学(第9版)
一、概述
本病呈全球性分布, 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 关键原因之一
RA可发生于任何年纪, 80%发病于35~50岁
女性患者约2~3倍于男性
中国RA %~%之间
(二)流行病学特点
内科学(第9版)
一、概述
关节表现
晨僵: 关节部位 僵硬和胶着感, >1小时者意义较大
关节痛与压痛
关节肿胀: 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和软组织水肿
关节畸形: 关节强直、半脱位、尺侧偏斜、天鹅颈、纽扣花样
特殊关节: 颈椎关节 、肩、髋关节 、颞颌关节
二、RA 临床表现
内科学(第9版)
RA 关节畸形
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结节: 约见于30~40% 病人, 多RF阳性且病情活动, 位于关节隆突部及受压部位皮下
类风湿血管炎: 长病程、血清RF阳性、且病情活动 RA, 发病率<1%
心脏受累: 心包炎最常见
肺: 肺间质病变最常见(30%), 胸膜炎(10%)、肺内结节样改变(单发、多发、Caplan)
眼: 继发干燥综合征
神经系统: 神经受压(腕管综合征、跗管综合征)、手足麻木、多发单神经炎
血液系统: 贫血、Felty综合征
肾脏: 极少累及
二、RA 临床表现
内科学(第9版)
三、RA 辅助检验
内科学(第9版)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ESR、CRP, 反应病情活动指标
RF: IgM型, 非特异性抗体
ACPA: 包含AKA、APF、AFA、CCP、MCV
X线检验: 对RA诊疗、关节病变分期、病变演变 监测均很关键
关节MRI: 对早期诊疗极有意义
关节超声
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修订 分类标准
其敏感性为94%, 特异性为89%
但对于早期、不经典及非活动期RA易漏诊
ACR和EULAR联合提出 RA分类标准和评分系统
关节受累情况
血清学指标
滑膜炎连续时间
急性时相反应物
四、RA 诊疗及判别诊疗
内科学(第9版)
诊疗标准
早期、达标、个体化方案
诊疗 关键目标: 达成临床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
临床缓解 定义: 没有显著 炎症活动症状和体征
诊疗方法包含: 通常性诊疗、药品诊疗、外科手术诊疗等, 其中以药品诊疗最为关键
五、RA 诊疗
内科学(第9版)
类风湿关节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