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观后感征文
《阿甘正传》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就看了很多遍,还到处推荐给同学们,当你真心喜欢一个东西的时候,你一定会反反复复去看它,当你看懂了它,理解了它,你一定有种冲动想与人分享,如果没有人与你分享,你一定会把它写下来,不然心中的那种冲动会一直在翻涌,让你坐立不安,当你写下了,你就平静了,释然了,就可以安心做别的事情了。记得当时为了写观后感,我特地一大早跑到网吧,坐在空旷的网吧后排,靠柱子的位子上偷偷地写观后感,一是因为怕其他同学打扰我的思路,二是怕嘲笑我来网吧不玩游戏而装文艺青年……一晃,这一切都已经是十一年前的事了。
十一年后今天的我,依然深深地被这部电影感动着,十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年都会把这部电影看一遍,每次看了感受都不一样,十一年里,我也当了十一年的老师,看到了各个各样的孩子,也见识了各种的家庭组合,从中感受的最深的,就是一个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与深刻,这种影响是学校教育无法做到的,如果原生家庭的父母能避免犯一些致命的错误,那么他们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当中会少犯很多错误,会减很多很多不必要的痛苦与折磨。
今天我就从阿甘的家庭以及珍妮的家庭,这两个角度去分析一下,他们各自的家庭教育,带给他们两个不一样的人生结果。
如果你看过这部电影,稍微细心一点的观众,都会注意到男主角阿甘和女主角珍妮都是来自两个单亲家庭,为什么同样都是单亲家庭教育,傻阿甘走上了辉煌的人生巅峰,而从小聪明伶俐的珍妮却走上了自甘堕落的“渣女”这条路上的呢?
佛语有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一切的最初原因都是来自他们的原生家庭,也是他们的抚养人对他们的教育。
请天下所有的父母一定要记住这一段话:决定孩子行为的,不是孩子的经历,而是孩子在这个经历中得出的结论。一个孩子对这个社会的感知能力很强,但是孩子们解读能力很差,所以做为大人,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解读他们所面对的困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阿甘是幸福的,因为他遇到了一个善于帮他解读,树立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妈妈,阿甘的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告诉阿甘你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你和所有的正常孩子都是一样的,每当妈妈感受到别人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阿甘的时候,妈妈都会一遍一遍的告诉阿甘“you are not different”,你和其他人都一样,阿甘自述时说:无论什么时候妈妈都会用他听的懂得方式去解释哪些他不懂的事情。阿甘妈妈为了让孩子上正常的学校,非常生气而又决绝地说:“我永远都不会让阿甘去什么特殊学校,学习拆轮胎那种东西,他只是有点慢而已。”最后阿甘的妈妈不得已用身体性贿赂了校长,才得以让阿甘进入正常的学校。阿甘的妈妈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就是让阿甘从内心里知道自己就是正常人不是个傻瓜,去正常的学校说明学校也认可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阿甘的妈妈一直都在给阿甘灌输:你一定可以的,你一定能行的,你不比别人差。当一个孩子在内心和外界都树立一个自我肯定的积极的向上的价值观以后,以后的人生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打击,他都能看到阳光的一面,想到的都是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整部电影没有看到阿甘生过气,没看到他恨过别人,没看到他怨过别人,没看到他内心不平衡过。他永远都是恒定而积极,用佛语讲:不起贪嗔痴之心。当一个人内心没有什么负面情绪,他就不
《阿甘正传》观后感征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