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培训
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基础知识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方法
2
全球流行概况
全球性传染病, 世界大部分地域都有此病流行 报道:
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汇报
新西兰Seddon于1957年最早加以描述HFMD(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1958年加拿大Robinson从患者粪便和咽拭中分离出CoxA16,同时患者血清抗体有四倍增加,初步查明CoxA16为本病病原
1959年提出HFMD命名
1972年美国首次分离出EV71病毒
3
中国流行情况
1981年起, 在上海、北京、福建等地有少数病例零星报道, 但缺乏病原学支持
1983年天津发生Cox A16引发 手足口病爆发流行, 5-10月间发生了7000余病例, 经过两年散发流行, 1986年又出现爆发。两次爆发 %%
4
5-8月烟台招远市立医院汇报1698例, 6月15-7月15发病高峰, 3例死亡。
秋季新加坡 疫情波及到苏州市, 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某幼稚园也因新加坡生病儿童返回苏州引发爆发疫情
4月, 北京昌平区某幼稚园手足口病爆发, %。
中国流行情况
5
中国流行情况
3月, 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较大规模 手足口病疫情,累计汇报手足口病4929例, 其中22例死亡.( 5月2日手足口病被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安徽、广东、山东、浙江、上海等省市都有汇报
6
中国手足口病现实状况
丙类传染病中汇报发病数居前五位 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1619706例)、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和风疹, 汇报死亡数居前三位 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感冒。
7
中国手足口病现实状况
1月: 共汇报丙类传染病发病165795例, 死亡10人。汇报发病数居前三位 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 占丙类传染病汇报发病总数 92%。
2月: 共汇报丙类传染病发病129844例, 死亡15人。汇报发病数居前三位 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 占丙类传染病汇报发病总数 84%。
8
手足口病 定义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是肠道病毒引发 常见传染病之一
多发生于5岁以下 婴幼儿
发烧和手、足、口腔等部位 皮疹、溃疡
部分患者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无合并症患儿预后良好,通常5~7d自愈
9
病原学
引发手足口病 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包含COX-A组 2、4、5、7、9、10、16, B组 1、2、3、4、5型等, 肠道病毒71型(EV71).埃可病毒等。
最常见为CoxA16及EV71型
10
手足口病培训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