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治理方法研究
关颖雯
摘要:以佛山市和顺棠溪至料美公路主干线工程中小布立交A匝道滑坡的工程实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现有地质资料和滑坡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提出对滑坡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滑坡;防治措施;锚固工程
:P642: A
1工程概述
佛山市和顺棠溪至料美公路主干线工程是连接佛山一环东线与广州西二环高速公路的干线道路。其与西二环连接的小布互通立交A匝道位于西二环北侧。A匝道在原边坡基础上再往北侧开挖形成了人工高边坡,其中发生变形病害的范围分布在北侧AK0+230~AK0+470,长240m,。原设计为四级坡,,,一级坡坡率1:,二级坡坡率1:,三级以上坡率1:。坡面主要采用三维网植草防护,,坡顶设有截水沟一道,沟后缓坡。边坡发生滑动前已完成开挖施工并开始进行植草防护,混凝土路面工程已完工。
该边坡自2008年8月进行开挖,施工过程中于2008年12月10日在AK0+310~AK0+330段一级边坡发生滑坍现象,塌方体积约500m3,当时进行了清坡处理。2009年3月28日大雨后,边坡出现变形迹象,4~7月间,边坡在AK0+230~AK0+470段240m范围内发生了多处滑坡病害,其中以AK0+360为中心的最大一块滑坡体沿线路走向长约50米,后缘在四级边坡东侧,下错高度约6m,滑坡前缘从路基面以下剪出,将混凝土路面拱起,路面开裂。AK0+400~AK0+470的一级、二级边坡已滑塌,土体塌至路基面。×104m3。
2滑坡稳定性分析
经钻探资料和现场工程地质调查测绘分析所得,本边坡滑坡成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在因素:
(1)地层岩性软弱不均
边坡出露的地层岩性主要为全风化、强风化炭质页岩和粉砂岩,岩性软弱,强度低,自身不能支撑高陡山坡,在自然界属 “易滑地层”。
(2)顺坡地层,不利结构面发育。
滑坡区岩层产状总体倾向北西,即属顺层坡。当地受多期构造影响,边坡岩性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体中发育多组向路基临空面倾斜的不利结构面。
(3)地下水和断层水,还有降雨大、工程开挖等外部因素。
总结可得该滑坡为顺层构造滑坡,滑坡形式为折线形、先牵引后推移式滑坡,滑坡规模为中层小型滑坡。
根据滑坡空间分布的划分范围,将该滑坡进行稳定性分区,并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综合定量及定性分析结果,对在暴雨工况下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如下:
Ⅰ区:里程AK0+230~AK0+260,,临界稳定;,临界稳定。
Ⅱ区:里程AK0+260~AK0+290,现场调查没有变形裂缝,稳定性评价为基本稳定。
Ⅲ区:里程AK0+290~AK0+470,目前已发生滑动变形,选取断面现状滑动面的稳定系数分别为 、,边坡不稳定;,均属于临界稳定。
3治理方法
根据滑坡的断层构造、地层岩土性质、基岩深度、地下水等因素,本工程从以下几方面对滑坡进行处理。
排除地表水采取分级截流,纵横结合排水的方法来进行处理。用于用地受
滑坡治理方法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