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医疗护理主题讲座
二、痤疮 特点与分期
特点
分期
青春期多见, 反复性发作, 多以油脂皮肤为主, 混合偏油 皮肤、现又有30—40岁多也常见。
①皮损以粉刺为特征为粉刺期;
②在粉刺基础上伴发丘疹脓疱为丘疹脓疱期;
③在上述皮损基础上伴囊肿结节为囊肿结节期;
④上述三期症状消失, 表现为色素沉着疤痕为色素瘢痕期。
2
1、白头: 皮脂腺分泌量多(相对多、水少)堵塞在毛孔口, 被角化 死细胞覆盖, 形成封闭 白色状态, 称为白头(混合性偏干、干性皮肤易长)。
2、黑头: 皮脂腺分泌量多, 堵塞毛孔口, 被外界空气氧化及尘埃接触, 形成开放 黑色状态, 称为黑头, (混合偏油油性皮肤易长, 有可能转成粉剌。)
3、粉剌: 皮脂腺分泌量多, 阻塞毛囊, 被痤疮杆菌感染, 引发皮脂腺与毛囊早期 慢性炎症, (红肿痛) 状态, 粉刺会转成痤疮。
4、痤疮: 由粉剌发展而来, 是皮脂腺与毛囊 慢性炎症, 是炎症 晚期, 出现脓点。
5、聚合性痤疮: 多个皮脂腺及毛囊 炎症融合, (多个炎症早期)。处于红肿痛 时期, 美容院不易处理。
6、囊肿性痤疮:多个皮脂腺及毛囊形成脓腔, 触之有疼痛感易留下凹陷 疤痕; 轻易形成纤维硬化(多见于30—40岁男人)。位置多见于下颌部位。
3
2.黑头粉刺: 多发于T字部位, 堵在毛细孔里面 油脂栓, 通常把毛孔撑得很大, 开口处还常常黑黑 .为开放性粉刺(堵塞毛孔 皮脂 表层直接暴露在外面, 与空气、空气中 尘埃接触)。
病理成因: 白头粉刺 + 色素、表面酸化/氧化 = 黑头粉刺
如图幻灯片 5
1.白头粉刺: 多发于额头、下巴处,看起来是一颗小白粒,有一些微微突起,(毛囊口被角质层覆盖,皮脂不能排出)。
病理成因: 角质层厚重 + 皮脂分泌旺盛 = 白头粉刺
如图幻灯片 4
四、痤疮 分类
非炎性(粉刺)
4
3 .丘疹形型: 皮疹以红色小丘疹为主, 部分皮疹中央为黑头粉刺, 多见于痤疮初起或较轻 人幻灯片 6
: 皮疹为红色丘疹中央见到小脓包, 伴有轻度压痛。“T”字区最轻易生长, 通常由饮食习惯、熬夜而爆发, 可采取针清 方法处理。幻灯片 7
: 皮疹为红色和暗红色硬结, 炎症部位比较深, 消退较慢, 若处理不妥, 易留疤痕, 凹凸不平, 有内陷 小坑, 常常由脓包型痤疮发展而来
: 为皮脂腺囊肿, 平时皮肤表面见不到显著皮疹, 只是用手可触到皮下有囊性物, 当发生炎症时, 可形成红色大小不等 囊性丘疹, 无显著灼热痛, 化脓破溃后会留疤痕。见于严重面疱反复发作 人。
7. 聚合性痤疮:多个皮疹在皮肤在皮肤较深层聚集融合
因为皮脂分泌过多, 使毛孔堵塞, 皮脂淤积于毛囊内形成粉刺。当毛囊内存有痤疮杆菌时, 痤疮杆菌在营养丰富 环境中大量繁殖, 引发毛囊发炎, 便形成痤疮。如图 7 如图 8
炎性(痤疮)
5
非炎症性痤疮 白色头粉刺:毛囊皮脂腺口被角质细胞堵塞,角化物和皮脂充塞其中,与外界不相通,形成闭合性粉刺,看起来为稍稍突起的白头。白头粉刺我们将其称之为封闭型粉刺,封闭型粉刺在临床上是比较难治愈的。
6
非炎症性痤疮 黑头粉刺:又称开放性粉刺,是白头粉刺即没有头的闭锁性粉刺的后期发展形式,但不少白头粉刺很“保守”,终生不“开放”。黑头粉刺是毛囊皮脂腺内被角化物和皮脂堵塞,而开口处与外界相通,形成开放性粉刺,表面看起来是或大或小的黑点。
7
炎性痤疮 丘疹:发炎的丘疹,红色,无头的,小如针头,大如黄豆,可能高耸或平坦,平滑或疣状结构。
8
炎性痤疮 脓包: 脓包红肿, 并作为一个有白色或黄色中心 红色圆圈出现。即使红肿, 脓疱, 通常无痛, 不包含大量 细菌。在炎症实际上是游离脂肪酸, 这些物质在血液中流通, 并在每个人 皮肤共同点化学刺激 结果。
9
结节
结节
10
痤疮医疗护理主题讲座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