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诚信为主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诚信为主题社会实践报告 3篇诚信为主题社会实践报告 3篇诚信为主题社会实践报告篇一: 诚信是人存在的本体,也是价值的本体。它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道德要求, 是社会文明的基石, 是大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必备素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诚信对于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诚信也是每个人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每一个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 都应该认真地分析评价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并且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名族的未来。如何把诚实守信作为大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优秀的行为品质, 立身处事的基本理念与准则, 一直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索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引言: 大学是人生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要确立自身世界观人生光。我们不能只顾观赏风景而忘记我们的任务是大步向前, 做到诚信是道德标准,是每个大学生每个人的本分。调查目的: 诚信,作为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但是近年来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等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比如迟到早退、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伪造简历、拖欠助学贷款等等诚信问题日益突出,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了解大学生在校的诚信状况, 我们对本校大学生进行了诚信状况调查。调查对象: 从我校数千名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 100 名学生中进行详细调查。调查方式: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 发放问卷共 100 份, 收回有效问卷 100 份. 调查 201X 年 04月 20日 201X 年5月1日调查结果分析: 综合纸质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 本次参与调查的人中男女比例大约是 1: 1 ,在调查中, 80% 的学生认为诚信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60% 的学生认为诚信在自己的为人处事中非常重要, 是自己的原则, 35% 的学生认为视具体情况而定。从对别人要求的角度,学生对于别人的诚信品质要求普遍较高, 60% 的学生认为他人的诚信是相互交往的前提和保证。从自己的角度讲, 50% 的学生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 40% 的学生认为基本能, 视情况而定。在如果您要申请减免学杂费或困难补助, 对您的家境会一题中 70% 的学生回答会如实说, 30% 的学生回答会大肆渲染或稍加渲染。在如果您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会一题中, 80% 的学生回答会按时还款 20% 的学生回答到时再看, 或者能拖就拖。在关于就业诚信的调查中, 作为一种品质, 诚信体现出很强的相对性特征。如 55% 的学生认为若是企业的领导者, 对于大学生违约行为会视具体情况而定, 理解年轻人的选择;60% 的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简历的适当修饰是可以理解的;50% 的学生认为签约后再找到自己更满意的单位然后违约是可以理解的。在考试作弊的问题上, 学生的回答结果较分散, 作弊现象的存在上, 同学们认为很大一部分的占 20% ,认为较多的占 25% ,认为较少的占 46% ,认为极少的占 10% ,可见,多数学生认为作弊现象是存在的, 不同的是人数的多少而已。在您能否接受学生作弊行为一题中, 50% 的学生认为不可以接受, 39% 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 11% 的学生认为只要不被抓就可以。可见, 50% 的学生是能认同作弊行为的。在您在平时的考试中,回答从没作过弊的学生占 60% , 偶尔作过弊的占 3%, 经常作弊的占 5%, 可见, 约有 40% 的学生有过作弊行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透析: 1 、传统诚信观念作用范围与当代社会特点脱节现在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快,人流、物流快速交汇和流通,我们所面对的更多的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 人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 传统的诚信观面对转型中的社会显得苍白无力。 2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良风气的影响政治领域。少部分领导干部凭借权力贪污受贿等等,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 不正之风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使其诚信缺失。社会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合同违约、债务拖欠、偷逃税费、走私逃汇、商业欺诈等失信现象行为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使一些青年大学生会缺乏诚信责任意识, 做出诚信缺失的行为。文化领域。宣传工作中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教育乱收费、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 学术论文的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抄袭剽窃等现象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也必然会对青年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3 、社会运行经济利益至上受到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难以抵御社会中的各种负面影响, 难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从而导致与社会主流道德的背离现象。 4 、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实效性诚信教育内容模糊。在当前高校的诚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

诚信为主题社会实践报告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xh287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