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原学检查方法和意义
在中国, 肺结核 发病率呈缓慢逐年下降趋势, 但仍显著影响着人民 健康, 立刻、正确 诊疗和诊疗尤为关键。现在, 肺结核 病原学诊疗方法多个多样, 包含细菌学、分子生物学、血清学及免疫学等等, 但并非阳性即可明确诊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肺结核病原学检验 方法及意义。
一、细菌学
痰结核菌检验阳性是结核病诊疗 “金标准”, 但其检出率低(约30%-50%), 与肺部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病变广泛、有空洞者阳性检出率高。痰菌阳性, 对于肺部有病灶者可确诊肺结核且提醒结核含有活动性; 对于肺部无结核病灶者提醒气管支气管结核可能性极大, 但尚需深入检验确诊。痰菌阴性, 尤其是伴有结核病经典临床表现者, 不能除外肺结核 存在。
1. 直接镜检法
直接镜检法即涂片法, 可采取萋-尼抗酸染色和荧光染色两种方法, 含有快速、简便等优点, 后者不需油镜, 视野范围广(可在低倍显微镜下筛选检验, 高倍显微镜下确定), 敏感性高于前者, 但轻易出现假阳性, 所以, 二者结合可避免检验过程中 假阴性和假阳性。中国结核病诊疗细菌学检验规程要求不一样染色法 定量标准不一样, 见表1。
涂片阳性并非一定为结核分枝杆菌, 也能够是非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奴卡菌、放线菌抗酸染色可呈弱阳性。涂片阴性亦不能排除肺结核, 连续检验3次及以上, 可提升检出率。
2. 分离培养法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直接镜检法, 因可直接取得菌落, 便于与非结核分枝杆菌判别, 亦可深入测定药品敏感性。分离培养法可采取改良罗氏和BACTEC法, 前者为中国最常见方法, 但耗时长, 通常需培养4-6周; 后者可将时间缩短至2周左右, 培养阳性后4-6天即可完成药品敏感性测定。
二、分子生物学
1.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PCR能够将标本中微量 结核菌DNA扩增, 短时间内DNA片段 拷贝数可扩增105倍以上, 是一个快速、敏感、特异 检验方法, 但仍存在假阴性和技术性问题。其优势表现为可快速区分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提升菌阳性和菌阴性肺结核 检出率; 劣势表现为不能区分死菌、活菌, 不能判定临床疗效。
2. Xper MTB/RIF试验
Xper MTB/RIF快速核酸检测试剂盒依据自动实时荧光定量PCR原理, 在2小时内直接从患者新鲜痰液或冻存痰液中同时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及对利福平 耐药性, 整个过程均在密闭环境中进行, 对操作者和周围环境安全。
12月, WHO认可Xper MTB/RIF检测技术可作为一个快速而灵敏 诊疗结核病工具, 提议: 对疑似多耐药结核或HIV相关结核患者 最初诊疗采取Xper MTB/RIF试验替换传统涂片镜检、培养和药敏试验; 可作为多耐药结核和HIV低风险人群镜检后 补充检测手段, 尤其是涂片阴性 标本。不过, Xper MTB/RIF试验并不能完全替换传统涂片镜检、培养和药敏试验, 它们仍需用于评定诊疗效果及检测利福平以外 药品耐药性。
2月, FDA同意Xper MTB/RIF1-2次阴性结果作为撤离呼吸道隔离 标准, 如此可降低等候3次涂阴结果需要 时间, 节省人力、物力资源。
肺结核病原学检查方法和意义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