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故乡
第一页,课件共72页
小思考:
阅读小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故事情节
环境描写
人物形象
主题思想
第二页,课件共72页
故 乡
鲁迅
第三页,课件共72页
(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本文选自《呐喊》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华盖集》《坟》等。
在初中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社戏》
《阿长与<山海经>》
《藤野先生》
选自《朝花夕拾》
选自《呐喊》
选自《朝花夕拾》
选自《朝花夕拾》
《风筝》《雪》
选自《野草》
第四页,课件共72页
写作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在故乡,他目睹了故乡人情的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希望”的破灭,心中感到无比的悲哀。1921年,作者依据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文章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我是作者所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不能指作者自己。
第五页,课件共72页
读准下列字音。
秕谷( ) 鹁鸪( )
颧骨( ) 折本( )
潺潺( ) 伶仃( )
晦( ) 恣睢( )
猹( ) 獾( )
弶( ) 踝( )
髀( ) 愕( ) 嗤( )
瑟( ) 黛( ) 惘( )
祀( ) 噤( ) 廿( )
bǐ
bó gū
quán
shé
chán
líng dīng
zì suī
huì
chá
huān
jiàng
huái
bì
è
chī
sè
dài
wǎng
sì
jìn
niàn
第六页,课件共72页
1、给下列红字注音:
阴晦 胯下 祭祀 五行缺土
鹁鸪 獾猪 惘然 潺潺
恣睢 颧骨 髀 愕然
嗤笑 瑟索 折本 寒噤 黛
huì
kuà
sì
xíng
bógū
huān
wǎng
chán
zìsuī
quán
bì
è
chī
sè
shé
jìn
dài
练一练
第七页,课件共72页
2.解释下列词语:
萧索:
家景:
无端:
鄙夷:
辗转:
恣睢:
伶仃:
愕然:
寒噤:
松松爽爽:
荒凉、冷落的意思。
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轻视;看不起。
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放纵,凶暴。
孤独、没有依靠。
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
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形容轻松爽快。
第八页,课件共72页
整体感知课文:
1、作者回到阔别20余年的故乡,在故乡呆了大约多长时间?是如何推算出来的?
明确:
约半个月左右
依据:
“第二日”(P55第5自然段),“这样的过了三、四天”(P62第1自然段),“又过了九日” (P65第7自然段)等。
第九页,课件共72页
整体感知课文:
2、这么长的时间,作者对每天都作了介绍吗?着重写了哪些天的事情?
明确:
着重写了这些日子的事情:
“第二日”;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
“又过了九日”
第十页,课件共72页
鲁迅故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