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
关于《左传》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关于《左传》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
无能为( )也矣
共( )其乏困
秦伯说( ),与郑人盟
夫( )晋何厌之有
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wéi
fÚ
gōng
yuè
fÚ
佚之狐( )
fán
zhuì
quē
秦军氾( )南
若不阙( )秦
夜缒( )而出
失其所与,不知( )
使杞( )子、逢( )孙 戍( )之
zhì
qǐ
páng
yì
shù
预习检测
公元前630年
郑
新郑
函陵
氾水
秦
晋
晋 军
秦 军
郑
秦
晋
函 陵
氾 南
秦 军
晋 军
带有侵略性质的战争
大国夹击,郑国随时可能灭亡。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退师的原因----晋、秦围郑
以:因为
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晋军(于)函陵,
秦军(于)氾南。
军:驻军。
名→动
翻译
秦国和晋国出兵攻打郑国的理由:
1 以其无理于晋
2 郑贰于楚
(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
(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秦郑无矛盾冲突,晋师出有名,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利益。
退师的原因---郑伯躬请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师:军队
辞:推辞
翻译
用:重用子:您
而:才
是:这
过:过错
补充省略句
郑
秦
晋
函陵
氾南
秦军
晋军
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
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烛之武退秦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