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产犯罪的经济分析
袁智超
摘要 本文分析财产犯罪的成本和财产犯罪的收益,并就犯罪成本和犯罪收益对财产犯罪的影响进行探讨。在这些研究内容的前提下,给出财产犯罪决策模型,然后探讨分析威慑的最佳威慑水平。在刑罚执行中,预防违法犯罪活动中,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财产犯罪进行经济分析是必要的,应该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 财产犯罪 经济分析 犯罪成本 犯罪收益
: :A DOI:.1009-
应用法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财产犯罪进行研究是切实可行的。同时,为更好对财产犯罪进行研究分析,首先要厘清的是财产犯罪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一、财产犯罪的成本分析
犯罪成本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或完成犯罪,须付出或可能付出的代价,包括直接成本、惩罚成本、机会成本。这种观点分析犯罪成本概念更为科学合理。要让罪犯认识到刑罚与他着手的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发挥刑罚的威慑作用,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一)财产犯罪的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罪犯实施犯罪及为规避抓捕和刑罚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损失,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成本。也就是说,罪犯工资水平越高,实施某项犯罪所耗费的时间越多,为完成该项罪犯所耗费的人力资源成本越大。物力成本指的是罪犯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所付出的物力财力价值的总和,包括租用犯罪工具,联系犯罪人,实施犯罪方案,排除犯罪障碍等产生的成本。例如,购买枪支、刀具等实施犯罪活动需要的成本和支出等。又如,在犯罪行为实施后,为躲避抓捕,转移犯罪所得的支出,产生的通信费用、交通费用等。
(二)财产犯罪的惩罚成本
根据行为学的观点,刑法具有非常强的威慑性。但是按照犯罪经济学的观点,犯罪惩罚成本在整个犯罪成本中占据最大份额,这是实际工作中必须认识考虑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犯罪惩罚的严厉性,也就是说,在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活动之后,应该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给予罪犯多大惩罚的行为。只有通过惩罚,才能显示出刑罚的严厉性。同时为表现出刑罚的严厉性,在惩罚过程中,所给予的刑事惩罚必须大于罪犯实施犯罪活动所获取的收益。如果没有大于,甚至小于,那么刑罚的严厉性明显存在不足,不能有效预防犯罪活动,罪犯很有可能再次实施犯罪行为。在刑罚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严厉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罚金、监禁、限制资格等。通过对罪犯实施这些刑罚,让他们感到刑罚的严厉性。要想提高刑罚的严厉性,一般采用的措施是加大罚金力度,给予罪犯以数额巨大的罚金,使其发挥惩罚作用。又如,增加刑期,将罪犯关进监狱,甚至减少缓刑适用,不予以保释等。严厉性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例如,对罪犯采用监禁的方式,严格限制缓刑、假释等,会降低他们提前出狱的机会,服刑期间丧失获取赚钱的机会。如果采用罚金的方式,罪犯需要缴纳数额较大的罚金,可能会全部缴纳犯罪所得。如果采用资格刑,罪犯可能丧失从事某种资格的机会,也就
丧失相应的收益。如果采用生命刑,将罪犯判处死刑,罪犯则会丧失生命。
及时性指的是,罪犯实施犯罪活动后,它们及时、迅速地被刑法所惩罚,进而迅速承担法律后果。要想更好发挥刑法的作用,对罪犯进行及时惩罚是必要的。如果得不到及时惩罚,
基于财产犯罪的经济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