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doc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是是非非说阿凤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红学前辈王昆仑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的确如此,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实在让人难以忘怀,她无疑是曹雪芹笔下塑造的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曹雪芹写王熙凤不吝笔墨,协理宁国府、弄权铁槛寺、毒设相思局、害死尤二姐,通过这些情节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
一 能言善辩的语言天才
王熙凤能坐上荣国府总管的位子,和她的能说会道是离不开的。在王熙凤的身上,突出地体现出一个“语言学家”所应有的素质,这一个首先体现在对贾母的奉承上,因为贾母在宁荣两府的地位是最高的,讨得了贾母的欢心才可能坐得稳自己的位置。
在有名的《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目中,王熙凤就有上乘的表演:这王熙凤初次见到黛玉,拉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番,仍送到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这句话最起码有五个在场的人听着心里非常舒坦。首先是贾母,王熙凤夸她的孙女个个标致,意思是看来是您老人家的遗传基因好啊;其次是黛玉,王熙凤夸赞她长的标致,又称老太太天天记挂着她,这对刚刚逝了父母,需要人关爱的黛玉来说这句话可以说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再次是迎春、探春、惜春。黛玉标致,长的像嫡亲的孙女,那嫡亲的孙女三春那自然也美丽动人了,三春听了焉能不高兴?这王熙凤能言会道不仅如此,在小说里我们的这位风姐姐到处都有奉承贾母的经典话语,因为她明白,在贾府,要巩固自己的地位,还有什么比博得贾母的欢心更有效地方法呢?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贾母游园赏桂花至藕香榭,对薛姨妈说了一番话:“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个亭子,叫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像她们这么大年纪,同姊妹们天天玩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凤姐不等人说,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大福可叫谁享呢!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一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高些来了。”未及说完,贾母与众人都笑软了。一个碰破留下的窝儿,在王熙凤这里竟然有如此多的说道,最后又不露痕迹的和寿星老儿扯上关系,而且反应之快远远超过了众人。这贾母听的这一席话心里舒坦呀,老年人嘛,很多人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文档】第 2 页
越到老年,越是迷信,越是关心如何长寿,王熙凤抓住了老太太的心思,别人只能自叹不如了。李纨曾评价王熙凤说:“你真真是个水晶心肝玻璃人”,说凤姐“通体透亮”,这个评价倒是十分中肯。
二、杀伐决断不让须眉
有一点我们不能否认,王熙凤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然而却有天生的管理才能,说她精明能干亦未尝不可。王熙凤的管理才能最集中的体现在作品的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校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秦可卿死后,悲痛至极的贾珍请王熙凤来宁国府理事,王熙凤求之不得,因为她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