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农药中毒
关键内容
概述
诊疗
临床表现
救治与护理
概述
有机磷农药:属于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 在中国普遍生产和广泛应用。对人、畜、家禽都有毒性。
性状多呈油状或结晶状
色泽由淡黄至棕色
稍有挥发性, 且有蒜味
通常难溶于水, 不易溶于多个有机溶剂, 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
毒物分类
剧毒类
甲拌磷 内吸磷 对硫磷 丙氟磷
高毒类
甲胺磷 氧化乐果 敌敌畏
中毒类
乐果 敌百虫 乙硫磷
低毒类
马拉硫磷 辛硫磷
中毒路径
生产及使用过程中 不妥
生活性中毒
自行服毒
毒物吸收代谢
吸收
胃肠道
呼吸道
皮肤和粘膜
代谢
肝内浓度最高, 其次为肾, 肺, 脾等, 肌肉和脑最少
关键在肝内代谢, 吸收后6到12小时血中浓度达成高峰, 二十四小时内经过肾脏由尿液排泄, 48小时后完全排出体外。
中毒机制
机制: 正常情况下, 胆碱能神经兴奋所释放 递质(乙酰胆碱)被胆碱酯酶水解而失去活性, 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与体内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化胆碱酯酶, 其比较稳定, 且无分解乙酰胆碱 能力, 从而使乙酰胆碱积聚, 引发胆碱能神经先兴奋后抑制 一系列症状。
总结: 有机磷农药 中毒机制关键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 活性
诊疗
病史
试验室检验
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
尿中有机磷农药代谢产物测定
血、呕吐物、胃内容物毒物测定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发病时间与毒物种类、剂量和侵入路径亲密相关。经皮肤吸收中毒, 通常在接触后2-6小时发病, 口服中毒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症状。一旦中毒症状出现后, 病情发展快速。关键表现为M样、N样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有机磷农药中毒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