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乐理基础知识
什么是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包括旋律、节奏、拍子、速度、调式、和声、曲式、音色、音区、力度、织体、演奏法等。
什么是拍子(Beat)?什么是节奏(Rhythm)?什么是节奏型?节奏和节拍的相互关系是怎样?什么是速度(Tempo)?
一群长度相同的音所形成的强弱的相互关系,叫做“拍子”。一群音在拍子的基础上形成的长短相互关系,叫做“节奏”。长短不同(或相同)的音结合成许多小组,这些小组就是“节奏型”。节奏本身也带有强弱关系,如果把拍子细分后,各音间的关系和拍与拍之间的强弱关系是相同的。同样的拍子可以写出各种各样的节奏型。
速度指音乐进行时节拍的相对快慢程度。速度是由一些音乐术语来表明的,如慢板、行板、快板等。有时某些曲名也用速度术语,如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
什么是音程?自然音程包括哪些?
这个音和另一个音之间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叫做“音程”。
自然音程包括:
纯音程: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
大音程: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大七度。
小音程: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小七度。
增四度、减五度也属于自然音程。
什么是三和弦?什么是七和弦?各分为哪几种?
由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和弦,叫做三和弦。三和弦可分为四类: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以及减三和弦;由四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起来的和弦,叫做“七和弦”。七和弦有七种:大大七和弦、小大七和弦、大小七和弦、小小七和弦、减小七和弦、减减七和弦、增大七和弦。
“调式”、“音阶”、“音列”、“调高”、“调性”等术语的含义是什么?
在相互之间有固定音高关系的一群音中,通过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音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体系,叫“调式”。
如果把乐曲中所使用的音,从主音向上(或向下)顺序排列起来,就叫做“音阶”。“音阶”和“音列”不是一回事,两者虽然都是顺序排列,但“音阶”必须有一个主音,而“音列”则没有主音的概念。
“调高”:主音的音高位置,叫做“调高”。调高这一术语,当前还有人把它叫做“调性”、“调”、“调门”等。
“调性”:调式和调高的结合,叫做“调性”(调的特征)。
转调、移调、换调的区别是什么?
“转调”是指从一个调性过渡转接到另一个调性,在新调上继续陈述乐思并终止的过程。
“移调”是指一个相对完整的乐思完整地移到另一个调性上复述,前后两个调之间不需过渡和转接,这正是移调与转调的区别。
“换调”是指在乐句、乐段等结构变换时直接而突然地变换调性。移调与换调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把同一个材料几乎原封不动地“平移”到另外一个调上,而后者则更强调在结构更换时无准备地突然改变调性,多数情况下,换调前后是不同的材料。
音区(Register)和音域(Range)是什么?
音区:乐器(如小提琴)或人声(如女高音)的整个音域。指人声时称“声区”。
音域:指某一乐器或人声所能发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的范围。
什么是五声调式?五声调式有哪几种?
由五个音组成的、各音级间没有小二度音程关系的调式,叫做“五声调式”。五声调式有五种: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和羽调式。
记谱法的种类有哪些?
记谱法的种类很多,我谱,例如工尺谱、古琴谱等,现在还在部分音乐工作中使用;简谱在我国广泛使用。五线
常用乐理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