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沧浪山踏看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沧浪山踏看记
■兰善清
名山之侧,各与不名山岳,均知趣敛声静气,掩起门庭,不去无谓之争高下。不是么,就在武当、神农一旁的沧浪山,与两名山抬头不见低头见,要论高低,它足足高出武当200米,云霞缭绕中,十足一个伟男子,大哥哥。可多少年就只能悄然默处,不曾挺身与世人见。当国家林业局从芸芸众山中一眼识得真面目,命其为国家森林公园,四方游客兀的知道了鄂西北不独神农架、武当山,原来还有沧浪山这样的好去处,投以青睐目光,它才姗姗走到众人前,一展其独秀风姿。
2010年春夏,雨水丰沛,气侯温润,原本涵养极好的沧浪林海,更是绿浪滔滔,碧波滚滚。随知名摄影艺术家银道禄先生等踏看沧浪,一番亲历,深感沧浪不凡,迟之今日才被共识,有负大自然恩典。
沧浪山处郧县辖境,位十堰以西27公里,东南距武当山80公里,南距神农架180公里。北邻汉江,东有堵河,纵横郧县、竹山、房县三地,方圆78平方公里。有羊坪寨、红岩背等千米以上高峰19座,。景区东北,峰岭雄起,中部峡谷深切,西南云峰如簇,一个绵延近百里、雄浑一体又自成分明三大板块的橄榄形景观带,极具魅力的独表于鄂西北天际,与武当、神农成鼎足之势。
从郧竹路一旁的东河乡驶入,至沧浪村弃车徒步,便是直奔主峰捷径。沧浪村、沧浪山,从名称想见其接近度,该不远,可是,近在眼前,远在天边。大山间,这边望那边,一走一整天。
沧浪村海拔800米,一个簸箕式坳地,十几户人家。西北南泥湖,由此逐水草而上,东一脚西一脚,趔趄中步步紧跟,方能少稳。蕨类疯长,长满沟坎。巨大叶子似凤尾,似孔雀开屏,直与人齐肩。走完南泥湖,钻进杂柴路。密密丛丛的灌木没有上下左右,长满长实。路,在这里没有谁留给,一定要经过,就学蛇行,学猴援。莽莽无际的植被,大海一般,进去就掉进了没有方向的汪洋,若无向导,前不明何处,后淹没了退路,活活急死。
这不过是次生林啊,如果原始林,当是多么的深不可涉、有进无出?向导说,往古,林木参天,如楼如房,李自成、白莲教、解放初的秦道士,都曾看好这隔绝外界的天障之利,藉此养精蓄锐。
到西沟垭子有段缓坡,灌丛渐稀,乔木勃盛。树,个个盆子粗,顶天立地;林间豁然高阔,穿行如步森林厅堂。山漆树,居然也挤进来,夹在大树中,单杆直挺,没枝没叶。农人居然发现了它,追踪而来,躯干上割下道道取漆的口子,留下大半身嘴巴,欲哭欲诉。白桦树沿途倒着,内瓤已朽,外皮尚存,断断续续,浑如死蟒。这只有在西北、东北才有的苦地树,何时来此,又怎么如此殒身?野樱桃、青皮柳长得非常健壮,不让同辈……
腐殖质厚如席梦思,一脚一个窝,七叶一枝花、独角莲、羊角芪、山药、天麻等大地娇小儿女就有滋有味的成长于这里。野天麻伸出猩红杆子,一种吮吸天地精华而血气方刚的样子;七叶一枝花,小巧精致,靠着石坎,撑起灯盏样的两层叶;山药不管不顾的专捡肥沃处撒藤子,长肉茎,很壮。向导说,他曾信手刨出一截18斤。野蚕茧满地,一个冬春,壳子朽成花灯笼,摆在落叶上,玲珑可爱。
越过一道海拔千米峻岭,东走是竹山六台乡,沧浪山在此进入两县跨界。遥望绿波掩映的谷底,一条公路,依稀如丝。几次猛攀,又几度憋劲,抵达山垭的沧浪老庙。这是沧浪道场繁盛时的主体场所,有可能就是《郧台志》所记的圣水寺。秦道士谋反时,毁铜像作兵器,寺庙初遭致命摧毁;文化革命破四旧,拆房扒屋,遂成废墟。

沧浪山踏看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