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幼小衔接
裴萌
摘要:孩子离开幼儿园迈入小学,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孩子们年纪尚小,适应能力差,很多孩子会不适应小学的生活,出现紧张甚至厌学的现象。如何让孩子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迅速适应小学的生活习惯,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幼小衔接 农村幼儿园现状 良好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幼教的重视。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部分的衔接。衔接的内容包括很多,如教学内容的深化、教学方式的单一、教学要求的提高等等,孩子们在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所有活动均通过游戏进行,而在小学有明确的学科,明确的学测验的考试。在幼儿园,孩子们有更多的自由,例如,孩子们可以去喜欢的区域游戏,尽情的玩耍;可以随时做自己想做的事,没有明确的上下课概念。但是在小学,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孩子们必须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必须有明确的生活学习时间,这让初升小学的孩子们难以适应,如果孩子们能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对孩子们以后的生活学习也会有更加深远的影响。所以,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应该被每一位幼教工作者所重视。
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幼儿园教育为小学做准备,如果幼小衔接进行的不顺利,孩子们会出现疲惫,心情沉闷,自信心更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对于以后的学习,甚至与人交往的都会出现许多难题。所以,让孩子们做好充足的准备,迈着自信的步伐踏入小学校园,是所有幼教工作者在幼小衔接期间应该重视的问题。
幼儿园和家庭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孩子们才能能更好的发展,然而在许多农村幼儿园的家庭合作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很多农村家长外出务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照看,他们的教育观念老旧,存在很大的问题。有些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是怕孩子在家不听话,怕孩子吵闹,为图自己省事省心,前脚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后脚就走向了麻将桌,并不关心孩子的受教育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交了学费就应该由老师管,自己负责让孩子吃好穿好。祖辈们对孩子的身心特点,教育方法存在存在较大的差异,过多宠爱。他们存在两种极端,一种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就是玩,混时间,根本学不到东西:另一种家长就只关注孩子的学习,他们的关注点往往是认识了几个字,布置了多少作业。在农村,家长会因为老师没有布置书面作业而大吵大闹,不管老师如何解释幼儿园孩子的身心特点,家长总是听不进去。以上两种家长比比皆是,幼小衔接这个词在农村家长而言是陌生的,甚至是多余的,他们认为上完幼儿园就应该上小学,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是很艰巨的,让家长重视这个问题,首先要改变他们的教育观念,平时就应该与家长做好沟通。
学前教育是注重幼儿习惯的养成,重点是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牢基础,作为幼儿园,我们应避免“小学化”的倾向,避免使用小学教材,若幼儿园倾向“小学化”不仅会加重孩子的负担,而且容易造成孩子厌学的现象,降低他们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认真学习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把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游戏使幼儿一日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们应让孩子在充满欢声笑语中学习知识,爱探索,喜欢想象。
如何成功的完成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三方共同努力。小学的作息时
浅谈幼小衔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